《中国教育报》发表我校两名学生文章
6月29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我校中学部胡文欣、刘蕣两名同学的使用Z+Z教育平台学习数学的体会文章。文章写得情真意切,表明我校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和信息技术的领先水平。(附:《中国教育报》刊载原文)
Z+Z,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快乐
“Z+Z”是中科院张景中院士研究开发的教育智能平台。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几何环境。我们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开始时将“Z+Z”教育平台主要用于课外小组活动,让学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动画,由此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的观念等。学生的兴趣慢慢地迁移到课内,学生用“Z+Z”教育平台作几何证明,思考代数公式,进行单元复习和总复习,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高了数学学习成绩。下面是两位学生的感受。
“z+z”的魔法
胡文欣
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差生,标准的数学差生。那些日子,我看见“+”、“-”、“×”、“÷”就头昏,想到数学公式就打哈欠。
唉!又到数学课了。“啊……呜……”我又打了个哈欠,懒懒地打开“Z+Z”。咦?怎么有点像电脑画板里的“图画板”?好奇心使我少有地竖起耳朵,听着老师讲解,我得赶快学会这玩意儿——它看上去没有想象中的数学那么讨厌,倒有点像游戏。一节课下来,我学了不少知识。我发现“Z+Z”挺有趣的,一向仇视数学的我竟开始有些喜欢几何了。
当第一次看见自己在“Z+Z”画板里做出的五角星发生旋转、移动、变色等等各种美妙的变化时,我告诉自己:我不是差生,不是数学差生。那一次,我的数学测验头一回及格,乐死我了!
在“Z+Z”的魔法下,我竟发现,数学中的丑小鸭渐渐在变。我不是差生,我会变成天鹅!
唉!又到数学课了。“啊……呜……”我又打了个哈欠,懒懒地打开“Z+Z”。咦?怎么有点像电脑画板里的“图画板”?好奇心使我少有地竖起耳朵,听着老师讲解,我得赶快学会这玩意儿——它看上去没有想象中的数学那么讨厌,倒有点像游戏。一节课下来,我学了不少知识。我发现“Z+Z”挺有趣的,一向仇视数学的我竟开始有些喜欢几何了。
当第一次看见自己在“Z+Z”画板里做出的五角星发生旋转、移动、变色等等各种美妙的变化时,我告诉自己:我不是差生,不是数学差生。那一次,我的数学测验头一回及格,乐死我了!
在“Z+Z”的魔法下,我竟发现,数学中的丑小鸭渐渐在变。我不是差生,我会变成天鹅!
陪我进步的朋友
刘舜
使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学习已经快一年了,我觉得“Z+Z”智能平台非常好,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使我的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而且激发了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我的数学成绩,巩固了我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开始用“Z+Z”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软件十分有趣,点几个点就做个圆,再做几个图形,就能做出一些很好看的动画。因此,我用的这个软件越多,对它就产生越丰厚的感情,简直“不能自拔”,如果一个星期不用这个软件,心里就不舒服,总觉得缺点什么。
要把这个软件用得更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使我的技术不断提升。有一次,我想制作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可需要的知识是下一单元才学的,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逼着我预习下一章的内容,预习中有许多地方不明白,就去请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我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把这一章的所有知识都弄懂了,最终完成了理想的动画。在学习过程中,我和同学相互讨论、研究,不知不觉中,数学成绩和电脑技术都提高了。
“Z+Z”教育智能平台是我的朋友,陪伴着我进步。
一开始用“Z+Z”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软件十分有趣,点几个点就做个圆,再做几个图形,就能做出一些很好看的动画。因此,我用的这个软件越多,对它就产生越丰厚的感情,简直“不能自拔”,如果一个星期不用这个软件,心里就不舒服,总觉得缺点什么。
要把这个软件用得更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使我的技术不断提升。有一次,我想制作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可需要的知识是下一单元才学的,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逼着我预习下一章的内容,预习中有许多地方不明白,就去请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我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把这一章的所有知识都弄懂了,最终完成了理想的动画。在学习过程中,我和同学相互讨论、研究,不知不觉中,数学成绩和电脑技术都提高了。
“Z+Z”教育智能平台是我的朋友,陪伴着我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