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 特邀张爱军博士到校作备课专业化专题培训
5月5日,广州为明学校小学部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国内“备课专业化”首倡者及领导者张爱军博士,举行了题为《备课,从经验走向专业》的专题讲座。张博士系统而生动的向老师们介绍了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论、技术与操作等问题,这也是他时隔两年后第二次做客广州为明,又一次为老师们呈现了精彩的教研指导。
张博士首先从教育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入手,引出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环节当中的重要性。接着从为什么要推“备课专业化”、学习目标设计的理念与操作、教学活动设计的理念与操作、实战演练与互动四个方面,系统而详细的介绍了备课专业化方面要注意及解决的问题。
在“为什么要推行备课专业化”的问题上,张博士从教学管理角度、备课本身、教师本身及广州为明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展开,他指出,课堂质量的问题,病在课堂,“根”在备课,而影响课堂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课堂的目标达成度”,而课堂目标达成度问题的根源在备课。“国内针对课堂教学领域的研究已经颇为普遍,对课堂操作流程及实践也已有相当的成果,但是针对教学非常关键的设计环节,国内学界研究却较少涉及。”备课专业化只是教学流程专业化的第一步。
提到广州为明学校的教学流程再造时,张博士对研究进展与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为明学校有一批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具有较强目标意识的骨干教师团队,这构成了新的先进的教学流程再造的良好群众基础。同时他也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提升关键技术(即课标分解、目标叙写、活动设计),二是贯彻学教评一致性。
接着张博士结合实际案例,来具体阐述了学习目标设计的理念与操作。他提出了教学设计的“三维”:围绕课标定目标、围绕目标定活动和围绕活动定评价。要“增强目标、课标意识,教学有目标、目标有依据,目标叙写像模像样。”以此来解决如何恰当的设定学习目标的问题。他同时指出学习达成度取决于“好课”,而“好课”的关键指标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个问题,张博士从课标分解、学情分析、目标叙写技术等方面分条阐述,尤其是指出了目标续写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体错位、目标笼统不具体等问题。
张博士由小及大,从实际生活中参照理论深入浅出,举生活当中的例子方便大家对许多概念的理解,又条理清晰化大为小,比如他从如何界定一节好课,以及目标的设定,分别课题研究的价值、路径、有效教学的理论、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破除了大家对课题研究“高深莫测”的印象。他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与深入研究展示了如何让教师经由经验备课走向专业化高效备课,并向大家推荐了许多有价值的书籍。
上午三个小时的针对备课专业化的理论架构让老师们眼前一亮,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备课之门,那下午的实际案例讨论分析及分小组讨论,更让在座的老师热血沸腾。针对如何将备课专业化的思想方法应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现场选取了孔晓老师和李颖倩老师提供的两节研讨课例在会上分享研备过程,两位老师认真的态度,进步的速度以及积极的思考都给老师很许多启发,树立了榜样,得到博士的充分肯定。
王校长、小学部全体行政、教师及初中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为期一天的培训,节奏紧凑干货满满,老师们反响强烈。临近尾声时,龙主任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今天培训结束了,但是教师专业化的探索和实践才刚刚开始。备课专业化只是教学专业化的一部分,勉励老师们加把劲,在专业道路上展现光芒。王校长全程参与,并做了总结讲话,王校对一天来的培训和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有效课堂就是要高效高质,要针对学习目标多问问:怎么知道学生学会了?以及学习目标达成了么?教学目标要可观、可测、可评。
“提升质量为明,树立品牌为明”,广州为明学校一贯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及学习效果。无论从初中“6+1”课堂模式的探索与改进,还是小学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究与运用,广州为明人一直站在教育教学研究发展的前沿,勇做教学专业化改革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