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广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讲座进校园
3月17日,“陈氏广绣”技艺传承人黄敏健女士一行三人应邀来到我校,为我校“为明讲坛”课程带来了精彩的“广绣”讲座。
刺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举世闻名。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广绣与潮州刺绣合称粤绣,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江苏的苏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
广绣大师陈少芳,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中国刺绣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刺绣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委员。陈少芳老师的主要艺术贡献:在吸取传统广绣优秀技艺的基础上,给传统广绣技艺加入了众多现代绘画艺术元素,形成了现代广绣艺术的新风格,和自成一格的刺绣演绎方法。引领广绣技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广东省志·丝绸志》称:广绣工艺美术大师陈少芳聚数十年广绣工艺的心血,成功创造了“陈氏广绣”独特的“丝线色彩构成法”,为广绣发展创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陈氏广绣”是广州的一张文化名片。传统广绣多以吉祥喜庆的传统题材,用白描的手法制作,而经过陈少芳融入美术学院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广绣迎来了艺术的高峰,被称为“现代广绣”。2006年6月,广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少芳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黄敏健老师,工艺美术大师,从事广绣艺术设计工作三十多年,“陈氏广绣”技艺传承人。黄老师首先扼要地介绍了广绣的基本常识和发展历史,并热情地邀请同学们观摩了广绣的现场制作,欣赏他们带来的生动活泼的广绣展示作品。
现场的即时开绣,行云流水般地穿针引线,广绣美轮美奂的色彩,细腻的针法,栩栩如生的画面都让同学们在作品前流连忘返,叹为观止。他们不停地围着专家,问这问那。黄老师就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与黄老师的互动中,学生们才知道这些作品耗时一年甚至几年的作品在拍卖会上才可能看到,是珍品。他们还问到了广绣的基本针法如“打籽针”,广绣的市场和广绣的制作成本等具有高度的问题。他们积极主动的热情让专家感动!黄老师大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的孩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间传统艺术的浓厚兴趣。大赞我们的学生不愧是精英班级的学生!
讲座最后由钟和军副校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并代表学校向专家颁发了证书。钟校长表示:“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本土传统艺术,开阔视野,博学博闻,才有广博的格局,人生可能就有无数个的可能。”
这是一堂难得的民间文化艺术体验课,是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面对面的宝贵机会。
“为明讲坛”是我校元培班的特色课程,通过课程为载体,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近名师大家,向智者、能人,向贤人请教,引领成长,启迪心灵。此次参加“为明讲坛”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进校园活动的有小学六年级提高A班的学生,以及初一元培班的全体同学,还有刚巧有初中美术课的初一(7)班的学生。
广东本土传统艺术有五:“三雕一彩一绣”(牙雕、木雕、玉雕、广彩、广绣)。去年的元培班“为明讲坛”,我校曾经邀请到广彩代表性传承人许恩福父女来校开讲,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这次我校又荣幸地邀请到广绣代表性传承人来校为学生们主讲课程。此次活动由初中美术教师龚卫平老师和我校教科研中心汤丽莉老师全程设计策划落实。龚卫平老师曾经参加过广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的学习,并荣幸引荐专家大师来我校讲学。黄敏健老师刚刚筹办完广府庙会,又患有感冒,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校进行讲座,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