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范式引领,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一年级语文为明杯赛课总结
第二届“为明杯”兼容课堂优质课竞赛一年级语文初赛已顺利落下帷幕,在这次赛课活动中,我们一年级八位老师(七位老师上参赛课,李晋文老师上示范课)参加了这次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备课组研究氛围更为浓厚,识字教学课堂更为扎实有效。时间见证我们的成长,这一段时间,虽累但收获颇丰。
一、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制定备课组研究点
在学部教导处和教研组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认真学习了学校制定的竞赛方案,认真学习了第一届为明杯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范式,观看名师的教学视频,探讨了一年级八个班孩子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及目前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最后以教研组制定的教学范式为研究点,制定了备课组的教学模式“借助拼音,趣味识字”。
二、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围绕研究点展开教学
赛课前,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分析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情况,结合本次赛课的目的“借助拼音趣味识字”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真正地把“为学而教”落实到位。每位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新意,有趣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个赛程下来,一年级八个语文老师的用心、精心、敬业、扎实的教学功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课堂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李晋文老师的课堂——智慧灵动,教法独特
李老师执教的《口耳目》作为示范课拉开了一年级语文赛课的帷幕。李老师是低段语文的资深教师,她的教法独特,充满魅力,将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课堂变成了灵动充满生气、富有趣味的课堂。《口耳目》这一课重点是认识12个象形字,李老师通过讲故事、看图猜字、练习说话、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说发现等形式将这原本枯燥单调的象形字的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充满新意、趣味和灵动的学习过程,这充满智慧的课堂既让学生掌握了生字,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乐趣。
周晓军老师的课堂——稳打稳扎,目标明确
周老师执教的《操场上》安排的学习任务是认读课文中的9个生字,认识提手旁和足字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重难点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晓军老师组织学生做了课前预习准备工作:圈画生字词、标注拼音并借助拼音拼读词语。从课堂教学反馈来看,预习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大部分孩子在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的时候,读得比较准,拼读比较流利。
新课程标准里谈到“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晓军老师主要采用老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一节课下来,既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又激发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兴趣。
龚娇娇老师的课堂——自然亲切,敢于尝试
龚老师是一位刚大学毕业踏入讲台两年的年轻教师,她是一位好学上进、肯于钻研的教师,通过区视导课的打磨,她的课堂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她这次执教的《小小的船》第二课时,这对她来说是个挑战,也是一个提升自我能力的好机会。她努力钻研教材,请教名师李晋文老师,经过试讲、反复修改教学设计。课的伊始,龚老师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一弯月亮挂在蓝天上的画面,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在指导朗读时,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想象读、教师的范读和指导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和谐与开放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吴利红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吴老师执教的《画》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教学时,吴老师首先让观察课文插图,感受这幅山水画的美。再抓住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读诗,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低年级小学生喜欢的方法进行检查反馈:然后把含有相同偏旁和难记的字提取出来,进行归类识字。接着课件出示生字,请学生开火车认读;游戏识字。在朗读古诗教学时结合图画,让学生体验“有色、无声、开放、不动”,然后配乐让学生边读边表演,这种体验性阅读更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引导朗读的同时,吴老师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程丹老师的课堂——自然亲切,方法多样
程老师执教的《比一比》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对农家小院具体事物的比较,为学生提供识字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程老师在导入这一环节设计新颖,围绕课题,创设学生和老师比一比的游戏,从而让孩子们深刻理解“ 比一比”这个课题的意思,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找反义词、拼音归类、选词填空等形式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学习生字的方法,让汉字的学习不再枯燥、生硬。在教学“群”和“堆”这两个量词时,从图片入手,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这些量词的意思及用法。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纪律良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活跃。
王宝莲老师的课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王老师执教的《在家里》是一篇识字课文,由一幅插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 组成。这节课的一开始, 王老师就以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邀请小朋友们到她家去做客的情境导入新课。当学生看到一个活蹦乱跳的同龄人邀请自己到她家“做客”后,非常高兴,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进而为下面识字教学做好了铺垫。 王老师根据一年级孩子认字少及年龄特点选择了用课件显示实物图片和带拼音字词结合的方式 先让学生对照图认读词语,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下认识了生字词。
崔晓芳老师的课堂——富有新意,扎实有效
崔老师执教的《菜园里》这一课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紧扣,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积极性高。在新课前,复习与本课所有有关的音节词,为本节课的扎实高效做足了准备;生生做生字卡片,并将自己亲手做的生字卡片用于课堂上,当小老师带读,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创设兔宝宝带大家去菜园的情境,让学生更有兴趣认识蔬菜宝宝和它们的名字。课间,有渗透借助图片认识汉字、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识记生字,切实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呈现出了一节的扎实、高效的借助汉语拼音趣味识字课。
李梅老师的课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李老师执教的《自选商场》这一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围绕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各种识字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高,发言踊跃,学习效果较好。本堂课的教学李老师设计了:“看图识物识字──看拼音识字──词语识字──游戏识字──动手中识字──引向生活识字”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和生字重复见面、快乐重逢,力求做到当堂识字,当堂巩固生字。在教学中,经常听到李老师说:“谁愿意介绍一下这些商品名称?“谁愿意将生字宝宝读给大家听?”等;利用毛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笔”字为什么是“竹字头”;利用“奶”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什么是“女”字旁,再让学生说说女字旁的还有哪些字等等。这样的设计,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开辟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天地,更体现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识字方法的掌握和识字能力的形成,丰富了学生词汇量的积累。
八位老师的八节识字课充分借助拼音创设各种情境让孩子在趣味中识字,体现了评价多样化,识字方法多样化,重视写字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着力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积极参与听评课,不断反思总结,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老师们在精心准备自己赛课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了各年段的听课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总结,积极参与备课组教研组的评课活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困惑之处,在学习中收获,在研究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是一年级组老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年级的老师我们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一年级是基础,一年级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接下里的教学,我们将继续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有效的识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