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艺术体育:“欣赏、体验、展示”综合建构教学
一、指导思想:
体育和艺术课堂是学校艺术教育和体育卫生科学而庞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但体现常规国家课程中,也体现在项目化优秀学生社团打造、艺术特长培训、名画欣赏主题学习研究等校本课程里。在课堂上,艺术体育组逐渐形成了“情感与审美的体验、师生合作的课堂的生成、成果与技能的展示”的范式雏形。上届“为明杯”两节公开课呈现如下特点:校本化课程、趣味化活动、建构化学习。其中构建化学习体现了艺体组教学的一个基本的准则,就是以学定教。所有一切都围绕着学生、学习两个关键词展开,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二、教学范式:
“欣赏、体验、展示”综合建构活动的艺术教学模式。
欣赏在艺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作为“欣赏评述”是艺术课的一种类型,同时也贯穿在艺术课的其他类型中。对学生的造型、设计等有所启发。
体验是练习,也是活动。体验更多注重艺术教育的情感态度方面。活动是形式,练习是主体,体验是核心。
展示也是艺术教育独有的。它包含着学生课业的展示、表演。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开展灵活的评价。
根据本组研讨,体育备课组教学范式为“示范、模仿、练习、评价”体育技能教学活动,该范式以技能培训为中心,进行热身、师范、模仿、练习、展示和评价。两种范式都体现了艺术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以“情感“和”“动作”关键词,体现了素养和技能不同关注点的学科特征。
三、总结评述:
1、说课比赛
艺术体育组为明杯说课比赛。学校同学都会学部领导,亲自参与指导。语言艺术余一帆老师的课题《即兴应变能力》。何姗姗老师的课题是《步伐之歌》。李日娣老师的课题是《黎族舞蹈》。
学校督学杜卉老师与学部领导到场指导。
领导认为说课老师设置精致,表述规范。也强调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的表述,应该是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支撑。说课应该是要“说透”很多个“为什么”。并重点讲了三维目标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也提醒了一些说课的规范要求。
2.讲课比赛
授课比赛分别是徐小良《短跑》龚卫平《服装设计》王斌《时代在奔驰》肖茂伟《立定跳远三级蛙跳》。学部领导和学校教科研唐少生主任参与指导。
两位体育老师的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分解到组合个体到小组,让学生逐渐掌握动作要领。实现教学目标。
王斌老师的课深入浅出,及时肯定学生的注重周边知识,交代用各种方法如道具、肢体动作等让学生了解体验音乐美感。
龚卫平老师的课例过海珠区“海教杯”二等奖,曾经入选大学教材。也向来校的香港学生展示,并在海珠区上过公开课。该课设计欣赏与设计应用结合。容量大,内容多。有着丰厚的文化背景和“时尚”和“校服”等现实问题。授课当天,班上的电脑出现故障,课件的图片无法显示,课堂转化为以设计为主,并对每一个学生的设计都进行了具体的辅导。
四位授课教师都能根据学生情况,深入浅出组织教学,也体现教师对教学范式和兼容教育理念的初步探索。
12月11日,何姗姗老师和李日娣老师演绎了全区的音乐公开课《影视音乐欣赏》和《请到天涯海角来》。
两堂课历时两月打磨。海珠区音乐教研员杨珉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大力的支持。本次活动也使得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一个突破性的提高,是我校音乐教育整体提升的一个标志。也是“为明杯”成果的一个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