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课程三大平台,初中生再获全市演讲复赛奖
校本课程、校园媒体、校外实践三箭齐发
——语言艺术学科再获佳绩
为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引导青少年弘扬爱国精神,学习无数仁人志士顽强拼搏的精神,11月20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军区政治部举办的“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中学生电视演讲大赛在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举行,我校初二1班金浩同学带病参加本次比赛并获得广州市三等奖的好成绩。
这是本学期我校语言艺术学科获得的第三次大奖,优异的成绩是全校师生群策群力的结果,更离不开特色校本课程、校园媒体、校外实践三大平台的力量。
特色校本课程做核心
在上学期的在语言艺术选修课上,金浩和其同学就已经接触了许多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稿。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让学生体会抨击、讽刺的情感;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雷军长台词片段让学生学习愤怒摔帽等表演;电影《囚徒》台词片段让学生感受战争带来的可怕和失去亲人的痛苦••••••
虽然这些内容无法直接复制于本次演讲大赛,但是无疑对本次比赛形成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更早、更好、更直接融入到相关情境中,更准确、更流畅、更成功的把握相关感情色彩。
在本次比赛中金浩同学选择了抗日时期云南省腾冲县县长以信回击日本军人的事例为主要亮点,该片段与之前课堂练习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把握起来较为成功。
先进的校园媒体做辅助
“把资源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这是王礼维校长在发展学校、建设学校中不断践行的理念。所以他将校园电视台的资源充分利用,使其成为学生检验、实践、提升专业知识的最佳平台。
去年下半年我校重新启动了《校园新闻》,通过采访、约谈、播报等方式记录着校园里最可爱的人事物。在这个节目的推动下许多同学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让专业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同学们走进专业演播厅,和电视台主持人一样有模有样的进行播报,得到了其他学校同学没有的锻炼,获得了其他学校同学没有的体验,收获了其他学校没有的成长过程。很多像金浩一样优秀的同学都成为了校园电视台的主力军,很多家长感叹:“我家的孩子也上电视啦!”
丰富的校外实践做升华
当然,除了校内媒体的帮助之外,我们也将实践地慢慢延伸至校外,开课的三年内,语言艺术学科多次参与广东省各大赛事并喜讯连连,同学们不仅将课堂理论知识化为实践武器,还在这些比赛、演出中不断提升自信力、表现力、心理素质,真正成为一名时尚、高远、厚重、大气的中学生。
例如金浩同学就是我校语言艺术学科的代表同学之一,其多次担任我校各类活动的主持,并多次参加海珠区艺术节、广州市讲演大赛等比赛,在《小胖的烦恼》、《别样春游》、《阳光足球 智慧生活》等原创校园剧中都有出色表现。
虽然这次比赛因为感冒咳嗽、紧张等原因而没有发挥到最好,但是与高手同台让他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参加不同赛事让他眼界也更为宽阔,就如本次比赛结束后金浩同学所说的一样:“每一次比赛、每一次上台都让我很紧张,但是我的‘这一次’一定比‘上一次’好很多!”这就是实践所带来的最大成效。
“发展个性 涵养人格”—-特色的校本课程、先进的校园媒体、丰富的校外实践三箭齐发,一起助力发展学生个性,让孩子更具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