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首届“为明杯”优质课竞赛文综组成果展
规范赛课范式,感悟激励成长 ——高中部首届“为明杯”优质课竞赛文综组成果展
云淡风轻,天高气爽。如北大校园里还弥漫的夏的气息一般,第一届首届“为明杯”兼容课堂大赛的余韵还没有散去,我们又迎来了第二届“为明杯”兼容课堂大赛。
按照学校教科研的整体安排,践行高中部“为明杯”兼容课堂竞赛活动主题—— “为学而教、让学生主动学起来。”高中部文综组在学部的统一部署下,教研组精心组织,组内全体成员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于11月10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讲课比赛。在比赛中,各位教师熟练运用了文综组的“基于有效预习的学案导学”的教学范式,准备充分,上课的教学过程布局合理,环节异彩纷呈。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效果明显。
一、文综组教学范式简介(教学流程及要求说明)
Step 1:编制学案(按照文综组的模板进行)
Step 2:感知预习:
(1)作为作业的一部分,和上一课课后作业一起布置
(2)老师在授课之前要检查、点评,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据此调整授课内容
(3)内容包括学案中的“预习存疑”和“基础过关检测”两部分
Step 3:课堂活动:
(1)展示学生预习的结果,提出疑难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3)师生共同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4)完成课堂检测题(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可以放在课后,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
Step:4:检测评价:课堂检测题,课上完成。并入课堂活动环节
Step 5:复习反馈:课后巩固和提高练习
要求基础和能力并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文综组老师高度重视本次的兼容课堂大赛。他们严谨地有条不紊的说课、撰写学案、编写教学设计、上课、听课和进行教学反思。这对于每位参赛老师来说是一次重要的锻炼机会。他们中的很多人也确实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
谢水明老师展示的是《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谢老师对知识点讲解细致,编写的学案体现了文综组的课题研究成果。老师课堂语言精练,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对教学及时进行调整。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费海滨老师展示的是《气压带和风带》。费老师通过三种不同的假设引导学生对不同情形的热力环流进行分析,从而推到出从一圈环流到三圈环流的知识。通过扮演和学生的亲自动手绘制地图,巩固并落实了知识点,效果明显。老师讲解仔细,通过flash动画、PPT课件和讲授等方式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强调讲练结合、限时训练。方法指导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明显。
朱冬云老师展示的是《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朱老师学案的设计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思想,学生们的预习很是到位。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可以看出师生对这一环节的重视。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方法指导到位,体现了授课教师的基本功,同学们也在积极主动地展示成果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李雪梅老师展示的是《农业的区位选择》。本课属于作为高三一轮复习课,考点分析到位,知识点讲解细致,夯实基础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李老师注重推导过程和学生的落实,对学生的答题指导比较到位,细致,尤其是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学生们也是兴趣高涨,积极配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展示精彩生动。“落实”是本节课最大亮点。
潘珣老师展示的是《新时代的劳动者》。作为新教师,潘老师的这节课展示出了年轻人特有的一些东西。教学方式多样:通过小组展示目前的就业形势(两位同学的展示令人眼前一亮);以“小李找工作”为线索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善于利用身边的案例(比如身边的小故事、身边老师的照片等),贴近生活,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极具亲和力,课堂气氛融洽。此外:潘老师在理解和使用本组范式上显得比较熟练,效果比较明显。
肖立凤老师展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肖老师通过回归课本,将知识点落实到位。概念解析准确,知识点讲解透彻,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清楚明白。老师精心选择典型史料进行教学,整节课历史感特别强。学案的设计突出预习质疑和课堂探究,在使用过程中比较熟练,是一节高效实用的课堂。
陈礼佳老师展示的是《名片设计》。本课通过故事引入——PPT课件讲解名片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要素——学生自主设计名片——展示学生成果四个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设计出符合要求和有一定个性的名片来。在授课中他注重讲练结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汪大友展示的是《高考视唱练耳模拟试题讲解》。视唱练耳是音乐术科生考试中的难点,需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和自身的音乐天赋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高分。汪老师通过一整套考试试题方法的讲解,强调了各种答题的方法和技巧,讲解非常到位,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也比较明显。
通过比赛,文综组再次对学案导学的范式教学进行了一次实践,新入职老师对这一范式的使用更加的熟练。比如潘珣老师在学案的编写上的实践、肖立凤等老师在预习设计上的探索、李雪梅、朱冬云等老师在使用学案中的探索等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次的教学设计中,文综组大部分老师注重了“预习设疑”环节,并且在实操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先学后教之有效预习”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积累了首届“为明杯”兼容课堂大赛,第二届“为明杯”文综组的兼容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初赛虽落下帷幕,但精彩仍在延续。“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核心精神延续在每位参赛老师的思想中;坚持“多元、开放、自主、高效”的原则延续在每位老师的备课中; “学案导学法五个环节型”将延续在老师们的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