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为明学校论坛,教育局长蔡健安莅临指导并致辞
聆听教育专家讲座 引领教师不断成长 ——我校成功举办《高考新视野——海珠为明学校论坛》
2015年11月6日、 7日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承办了由海珠区教育局主办的《高考新视野——海珠为明学校论坛》活动。 来自广州市及海珠区近四百名相关学科教师和深圳为明实验学校,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教师们参加了这一盛会。
11月6日, 广州市 海珠区教育局局长、局党委书记蔡健安先生来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指导工作,并在我校报告厅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明责任、讲策略、重感情”的高三备考方略。
他说高三备考要将教学指标分解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分解到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任课老师。他希望每一个老师能本着对教育的高度负责和教育者的使命感,明确责任完成任务。高三备考要讲究策略。海珠区统考后,各学校要认真分析全国卷,分析《高考指南》,熟悉变化,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敢于取舍,敢于整合,加强团队的协作。他还指出在明确责任,讲究策略的基础上,高三备考还要重感情。学校要关注高三师生团队,对高三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多给予关心和帮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要给以奖励。同样老师也要全心全意的关心学生,成为学生成长中的贵人。师生之间要形成一个相互信任、共同前进的团队,完成今年的高考任务。他希望海珠区全体高三老师共同努力,取得2016年高考的胜利。
接着王礼维校长在论坛会上致辞。首先他对对各位领导、嘉宾的莅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接着王校长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举办此次教育论坛的目的——探索全国高考应对策略暨决胜2016备考方略。面对基础教育强化育人导向,强化学校特色办学的改革趋势,王校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们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设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的办学理念。为了做好“素质教育”这篇大课题,我们进行的一系列的——“走向课改前沿的课程文化”;“日新月异的社团文化”;“提升内涵品质的课堂文化”;“小初高有效衔接的元培班项目”;“小学部六年级已经开展的走班制教学实验”—— 积极地探索。会上王校长倡议,海珠区的高中学校紧密团结起来,群策群力,共同探索共同研究,把海珠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他希望通过此次“高考新视野”论坛,能为大家带来高考备考新理念的洗礼,帮助大家适应新常态,靓丽转型,科学备考, 全体参会人员能在这次论坛中增进交流,拓展视野,收获友谊,赢得2016高考的胜利!
2016年,广东省高考将正式参加全国统考,每一所高中学校,每一位高考学子都迫切的想知道,明年的高考到底会有哪些变化?怎么提高备考的针对性、有效性?如何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如何进行差异化分层教学?本着服务广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初衷,我校特聘请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五位高考学科的全国高考研究权威学者、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编写专家莅临海珠区解读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并对海珠区2016年高考备考策略进行深度解读、分析与高水平支招。为广大高中教师和高考学子带来福音。此次活动由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主会场和广州市五中、南武中学、海珠外国语实验学校三个分会场组成。
广州市 海珠区教育局局长、局党委书记蔡健安先生莅临大会指导并致辞
数学教育专家雷晓莉作了关于高三数学备考的报告
语文教育专家董晓平对高考语文试题真谛进行探究
王礼维校长在论坛会上致辞
11月6日上午,数学教育专家雷晓莉听了高中部汪超红老师的《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高三复习课。汪超红老师通过知识梳理、课前演练、例题讲解、课后练习、经验小结等环节,对三角函数进行了分析讲解。深入的解构,浅出的设计,抓住两个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边角互化”的运用这一重点,在课堂上引发了一次“头脑风暴”。汪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他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课堂上教师的话不多,但句句精练,既能自然过渡又能激励人心。
接下来,雷晓莉专家和数学组的全体老师一起评价了汪老师的课,对汪老师的课她给与了高度评价。她说汪老师的课把握到位、重点到位、例题选择准确、课堂富有层次、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并在如何提升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上给出合理的建议。她鼓励老师上课时要多思考小结的落脚点。
下午,雷晓莉专家在我校五楼报告厅作了关于高三数学备考的报告。学部全体数学教师、海珠区和部分市直学校的数学教师参加了会议。会上,雷晓莉专家对高三数学复习方法、试题的选择以及每个考点的分布比例做了分析。她对高三数学的基础复习、题型训练、模拟训练、保温训练做出指导性的建议。对2016年全国高考数学卷做了前瞻性的指导。报告后的互动环节更是让与会老师茅塞顿开。
11月7日上午,语文教育专家董晓平在我校五楼报告厅主会场对高考语文试题真谛进行探究,对高考作文现代文阅读等考点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希望我们根据广东卷和全国卷的不同做加减训练,明确高考重点,更换思路,啃硬骨头。下午,董晓平老师和高中部的语文老师一起听了樊景玉老师的《诗歌鉴赏——送别诗》,樊老师以她独特的个人魅力,从“意象”、“意境”、“手法”、“效果”、“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规范答题,为我们展现了高三语文复习课的特色。在接下来评课中,董老师围绕古代诗歌鉴赏的备考,对樊老师的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同时董老师就一轮复习中的诗歌鉴赏,与大家分享了《古诗阅读的自觉意识和解题思路》的备考策略。全体语文老师也就新形势下的作文备考、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及疑惑之处。董老师一一给予指导建议,大家收获良多,更加明确了新高考备考的方向。
同一时间,在广州市第五中学报告厅,英语教育专家李荣达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备考和总体命题趋势进行了研讨。李老师认为今年高考试题“稳中有变”,词汇要求有所提升,考查的知识点范围扩大,并且题目设置难度也有所增加。根据今年试题的变化,老师首先一定要研读考纲,把握风向标,再研究近几年的试题,把握内容。下午,李荣达专家听了邓山老师的《Topic 15 The Beautiful World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复习课。邓山老师用极具趣味的郑人买履的故事导入新课,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来体味重点词语的妙用。邓老师创造的英语氛围,自身语言素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都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同时李老师还和全体英语老师也就新形势下的英语作文备考作了专题指导,对我校英语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些疑惑给以释疑与解答。
在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学校报告厅,历史教育专家陈庆军从高考历史命题规律与教学对策 两个方面,对全国高考历史卷进行了解读。 陈老师老师认为从近三年试题来看,题试一脉相承,稳中有变,变中求新。Ⅰ卷中的材料式选择题,都是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评判、归纳等,形成正确的认识。非选择题所选材料源自古今中外史书典藉,既有文言文,也有现代文,能够突出学科主干知识,考点分布均衡。基于此,他希望我们在备考中能采取有效的复习策略,用新知识引入旧知识。认真研读高考考纲,分析高考命题规律。下午,李老师又听取了肖立凤老师的《中国模式》。他对肖立凤老师运用线性的结构模式,将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课堂内容清晰明了,对学生学习方法探究的引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广州市南武中学报告厅,地理教育专家邵英从搞好初评,摸清底数;研读试题,明晰测向;智慧备考,提质增效三个方面,对高三地理学科复习备考进行了分析。提出老师要了解考生的学科基础与心态;掌握试卷结构;认识试题选材与设问特点;原创题设计与题型转换及材料利用;立意与导向的引领。下午,在北大附中邵老师和文综组的老师一起听取了李雪梅老师的《农业的区位分析》。李雪梅老师根据课标要求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在解决考点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此类题型的基本步骤——“问什么?凭什么?答什么?”的模式,规范答题思路。对李老师娴熟的教学邵老师给予了中肯的评价。课后他们还就对如何上好一节成功的复习课进行了交流。
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我们学到了如何深入研读《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还明白了“高考复习,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培养教学能力才是正道”。同时也彰显我校承办区里大型活动的能力。
正如王校长所言“这是一次聆听前沿信息、感悟高考新政的学术盛会。对高考改革新常态下的高中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聆听专家教导,尽享教研盛宴。在这备考“琼浆”的滋润下,相信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高中部定能在新高考中取胜,为学校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