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之“男女生交往心理团辅活动”圆满落幕
7月2日,小初衔接预备班衔接课程之“第二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蓝天中学陈燕霏校长及其团队老师的主持下,分别在电子阅览室和小剧场如期开展。本期活动以“男生女生正常交往”为主题,和孩子们一起探寻青春期男生女生关系与和谐相处之道。
“Hi,我叫霏霏,大家可以叫我霏姐”,陈校长接地气的自我介绍迅速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受到愉快气氛的感染,孩子们也大胆站起来介绍自己。陈校长顺势发问“男生和女生的自我介绍有什么不同”,孩子们恍然大悟,从看似平常的对话中发现男女生在名字、用语、姿态、表达方式等都有着典型的性别标签。小发现,大世界,孩子们脑洞大开,滔滔不绝地分享从前被自己忽略的性别差异,气氛热烈的小组讨论让他们对两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可以和你握个手吗”,陈校长对男生发出的邀请瞬间引发了孩子们的起哄。有的孩子大声回答“可以”,有的孩子羞涩表示“男女授受不亲”,青春期的情感特点毫无掩饰地流露了出来。“怎样的异性交往是正常的呢”,面对孩子们的两难,陈校长引导他们去寻找自己认可的异性交往方式。在开放性的团队讨论中,“尊重、公平、理解、不歧视、不暴力”成为出现的高频词,代表了孩子们对异性交往的真实心声。
“你真的喜欢她/他吗?”一个青春期的敏感话题再一次在孩子们中炸开了锅。陈校长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孩子们分享“如果你心里有喜欢的人,不妨想一下,你喜欢对方什么呢”,然后借助青春期心理学知识启发孩子们,青春期的喜欢是对异性某种特质的欣赏和仰慕,我们可以大方地去欣赏异性的美好,但要注意表达与交往的方式,避免让自己陷入青春期误区。最后,陈校长和孩子们一起温馨分享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适宜方式,鼓励孩子们在异性交往中“大方、理解、欣赏”。
活动结束后,经验丰富的陈校长结合这两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孩子们的观察与了解,建议我校心理咨询室一方面可以为小初衔接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变化,以便进行跟踪辅导;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成长课题,并借助小型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模式,为他们创设更多直面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
陈燕霏校长同时兼任了海珠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心理援助中心主任一职。她莅临我校的亲切指导和提点对我校心育工作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心理咨询室将以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为契机,扬长避短,去粗存精,有的放矢扎实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全力以赴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图片拍摄:汤丽莉图片编辑:李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