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之“同伴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欢乐开场
6月25日上午,在孩子们的热烈掌声中,小初衔接预备班衔接课程之“同伴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小剧场隆重拉开序幕,为孩子们展开了初中生涯意义非凡的第一课!
参加这次活动的是本学期新成立的六年级“为明元培班”A、B班两个班级、以及秋季直升本校的六年级小初衔接1、2班的同学们。在六年级毕业考试全部结束之后,这四个班的同学继续留在学校,由初中老师全部接管并辅导上课。元培AB班提前学习初一内容,衔接1、2班在加强小学内容基础上参加衔接课程的学习,不收取任何费用,学校全面辅导、全面负责,目的是帮助同学们及早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
本次团辅活动由我校教科研心理咨询室牵头,联合海珠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广州市海珠区蓝天中学共同开展,陈燕霏校长及其团队老师到校为孩子们组织活动。王礼维校长一直高度重视小初衔接教育并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与肯定。钟和军副校长到场为孩子们致辞,和孩子们一起参加了本次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从而认识自我、调整与他人的关系,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为了促进孩子们与同伴的深度互动,陈校长精心创设了不同的体验情景,让孩子们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中探索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活动开场,陈校长的幽默风趣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她灵活运用“群体动力学”理论,敏锐抓住不同的话题和孩子们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尽管是初次见面,孩子们已被眼前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可爱活泼校长深深吸引住了。新鲜、刺激的多元分组游戏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欲望,随着不同分组指令的变化,孩子们不断穿梭于人群中寻觅自己的小伙伴。组队成功的喜悦,游离团队外的失落,独来独往的无动于衷,孩子们在这个“小型社会”中体味人际互动的喜怒哀乐。
热身之后,孩子们迎来了极具挑战性的团体心理游戏——“穿越蜘蛛网”,要求个体在不碰线的前提下成功穿过杂乱无章的“蜘蛛网”。面对挑战任务,孩子们的战斗激情迅速燃烧,各小组不约而同集结一起脑筋激荡,出谋划策,火力全开。他们有的全神贯注研究网络结构,有的迫不及待探身尝试,还有的悄无声息潜进其他队当起了“技术间谍”,每个人都希望能为团队胜出尽一份力。“out”、“过”、“out”、“out”、“过”…… 比拼的赛程跌宕起伏,孩子们的情绪更是波涛汹涌,从屡战屡败的气馁,到各执己见的僵持,再到心平气和的讨论,最后达成各司其职的分工,孩子们在团队的冲突与协调中,感受自我、悦纳他人,并尝试摸索平衡之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活动尾声,孩子们在各组导师的带领下进行团体游戏的体验分享。“帮助队友很快乐,虽然这一次我们队输了,但我们没有看到困难就退缩,好样的”;“一开始很害怕,后来在队友鼓励下,我勇敢尝试了”;“胜利的路上一定会有挫折,但也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团结才能解决困难”;“要想成功,就不能意气用事,否则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小错误”;“出现问题不要去指责,多问问别人的想法”;“这样的活动太有意思了,让我和同学的关系更亲近……”孩子们敞开心扉诉说彼此的感受,不管愉快的、不愉快的,百感交集的活动体验和收获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小升初,孩子们告别了童年,步入了少年。新起点新期盼,心理咨询室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调动校内外优质资源,为转折中的孩子们创设安全、和谐、温暖的心灵港湾,真诚陪伴孩子们一起快乐健康成长!
图片拍摄:汤丽莉 施俏婷 图片编辑:李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