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三四年级备课组“为明杯”兼容课堂赛课
在赛课中磨练,在感悟中成长
小学英语三四年级备课组“为明杯”赛课纪实
首届“为明杯”兼容课堂大赛,英语教研组初赛刚刚落下帷幕,精彩仍在延续,“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核心精神延续在每位参赛老师的思想中;坚持“多元、开放、自主、高效”的原则延续在每位老师的备课中;探索 “学做讲评——自主合作学习型”延续在老师们的课堂中。
英语中段备课组七位英语教师,认真学习《为明广州实验学校第一届“为明杯”兼容课堂优质课竞赛方案》,积极教研,集体备课评课,共同提高。以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中心展开范式研究,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课堂中通过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知识的目的。在集体备课和反复研讨中,每一位老师在“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上,落实学校提倡的“当堂检测”、“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各显所长,亮点频频。
赵彦老师通过设计有效情景和活动,让学生多说,多思考,让学生始终处于思维活跃中并有一定的深度思考,而不是直接简单地把问题交给学生。课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深入浅出。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口语拓展给了学生更多知识熟练运用的操练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渴求的欲望,课堂达成度高。
从教不到一年的邓珺俐老师,围绕任务型教学设计各种丰富的活动,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出现的数字,并通过丰富的活动培养同学们能够运用英文谈论关于数字的话题。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气氛浓厚。
陈竹丽老师通过多种任务型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大胆开口说英语。学生制作了卡片手机,让学生在卡片上设计手机以及写上号码,小组合作进行询问电话号和故事角色扮演以及调查表等活动,学生踊跃参与,学习热情高。学生能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落实了和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黄琳老师执教的四年级Unit4 When do you have lesson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流程清晰,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把需要学习的词组通过卡通人物Nini的一封信呈现出来,以旧带新,让学生在情景之中轻松学习。并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访问”身边同学日常作息的调查表,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本课的句型。
李清君老师活动设计丰富多样,有意识地创造情境鼓励学生们大胆地锻炼说的能力,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同桌合作来开展交流。学生们也是兴趣高涨,积极配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表演和展示精彩生动。
同样是从教不久的张妍老师,教态亲切活泼,教学目标清晰,层次分明,教学步骤紧凑,重难点突出,过渡自然。遵循任务型教学的原则,机械操练结合意义操练,设计新颖高效的学生任务,通过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很好地体现和落实了知识和技能目标。在春游活动的拓展环节,学生联系实际情况表达观点,小组讨论兴趣高,参与面广。
彭娜老师的课堂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线索,以任务型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自编短文,创设情景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学生朗文基础的实际情况,创新地整合使用教材。利用学生自制的星期单词卡片强化单词和句型。结合生活中的日历图片巩固检测句型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注重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任务提供让学生主动问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校搭建的本次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大家在教学、评课方面得到了磨炼、提升,受益匪浅。通过初赛阶段的探讨和研究,英语中段备课做老师们对“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了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对学校的文化精髓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学习。我们总结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吸取本次活动中发现的不足,多给孩子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设计更多激思启疑的课堂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研究并设计出适合具体学生和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使“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日益完善。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努力培养高分高能的为明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