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广东校园文化建设观摩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能量,既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主流氛围的美容师;又是给予学生健康人格、完美情操的营养师,还是教师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品德的塑造师。
走过一个摸索探究的十年,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又迈向了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新征程。在学校稳步发展、踏实求进的路途上,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校园形象、丰富校园内涵成为了新的课题和目标。
3月27日,第五届广东校园文化建设观摩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李明华、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曙红、学校品牌建设资深专家王永红、珠海五中校长王树洪、广铁一中校长梅杰、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校长王礼维等各校领头羊、教育界文化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文化营养站,专家解读
首先,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曙红作了题为“如何因地制宜打造校园文化”的主题演讲。
沈所长是当代学校文化建设运动发起人并率先提出“学校文化力”的概念,他表示一个学校除了要有引导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外,还要有属于本校特色的代表性文化,比如校旗、校歌和学校听觉文化都能从外在影响内在。沈所长还通过几个典型事例从学校文化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上给予了在座校长们好的建议和参考,帮助学校科学、系统、有效的提升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
文化美容站,专业打造
随后,学园公司设计总监代鸿飞先生从审美、设计、建筑等方面进行了校园文化精品案例的分享。
他提到,很多学校有好的“文化主张”,知道该走什么样的“文化之道”,但是没有正确的“文化表达”,缺少该怎么走的“方法之道”,这就需要美容和雕琢。其实,无论从学校教学楼的规划、还是外部设计、或者校徽标识都是让校园更有文化、更有特色、更有魅力的表达渠道。
文化特色站,为明打造
紧接着,王礼维校长详细阐述了我校未来十年三步走的办学定位(即办国际化的中国优秀学校)、育人定位(即培养未来的行业界精英)和校园文化建设定位(即建设一所师生向往的好学校)。
在讲到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时,王校长表示:“一个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固然不可缺,但关键还是要研究校园里面的‘人’,因为‘人’才是校园里最美丽、最动人的风景。”
为此,我们设计多元课程,通过“2+2艺体特长课”渗透艺术文化;通过外教口语课、西方礼仪课渗透国际文化;通过为明讲堂、国学课程渗透传统文化。
为此,我们尊重学术,让教师有专业尊严。设立学术委员会,引进项目管理理念,以项目催生成果,将精英治校模式升级为精英团队治校模式。
为此,我们创新环境艺术,让文化流淌校园。北大彩带门、文化连廊、为明广场,TO家园随时给人视觉享受,还影射出源自本校的精神力量。
文化加油站,专家支招
当天,来自广东、江西、湖南、河南等地近两百名校长来我校进行了参观交流。大家表示:“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的孩子都很礼貌、都很阳光,这就是很好的行为文化。走进班级书香氛围、班本文化氛围也很浓厚。”
在观摩研讨会最后一环节,各文化专家倾囊相助,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加油支招:一是“人造美女”不宜多用。学校的装饰要有科学性、艺术性、留白性。二是尽量做到人文化。学校里的必备器材尽可能为校园文化所服务,例如:学校里的消防栓如何集消防功能、育人功能、美化功能于一体值得思考研究。三是完善办学理念。我校源于北大,深受百年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明文化“的影响;由实力雄厚的北京为明学校创办,在特色课程设置、国际教育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成果,具备了“国际文化”的基底;同时立足于广州十三年,理应有“本土文化”的体现;基于三种文化的碰撞,办学理念既可融合又要简练,既要明晰又要突出。
正如王礼维校长所说,校园文化之神奇在于一点点、一次次、一件件、一幕幕••••••让师生身心舒展、思想活跃的生活;让师生充实而有成就感的生活;让师生随时可获得各种关爱和帮助的生活;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办一所师生向往的好学校—-这才是我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明广州人的永恒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