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校园 缤纷课程”幼小衔接开放日活动精彩纷呈
3月22日上午,报告厅里里外外特别热闹,会场座无虚席。这天上午,以五年级为代表的四百多名孩子向海珠区前来观摩的各位园长们进行了高品质、全方位的艺术课程展示。
本次幼小衔接开放日活动由陈羲副校长主持,共分三大环节:首先,王礼维校长代表北大附中做开场讲话并陪同各位园长一起欣赏孩子们高水准的艺术课程展示;紧接着,为明学校教科院院长张宏玲女士做幼儿园“音乐属于每个孩子”音乐滋养课程介绍;强调了音乐对于孩子的作用;最后,小学部主任龙旭主任做了“小学六年,影响孩子一生”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小学部的教育理念、课程构架和教师团队等。
上午九点,开放日活动正式开始,王礼维校长首先对各位园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北大附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当谈到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以及在短短半年里取得的巨大成绩和进步时,园长们由衷地流露出赞叹之情。接着,陈乐言、林思涵两位小主持人自信大方,精彩亮相。由刘姿彤老师指导学生表演的钢琴曲《庆翻身》和《肖邦夜曲》获得阵阵掌声。园长们不仅感慨教师们细心的专业指导,更为孩子的优异表现而感到诧异。张吉玲老师指导的学生合唱和打破传统表演方式,学生代表台上领唱,近两百名学生台下合唱,前排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观众四处张望,成为全场最吸睛的节目。音色优美,共鸣感极强的萨克斯表演让李彪老师及其弟子也魅力四射,引得很多观众们赶紧掏出手机咔咔咔,不断拍照。随后葫芦丝演奏和珠江交响乐团指导的百人小提琴合奏,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震撼之美。最后,演出在清脆悦耳的钢片琴和悠扬动听的长笛合奏中完美收官。学生们自信大方的表现给现场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经过了几分钟的休息后,来宾们聆听了为明学校教科院院长张宏玲女士的精彩报告《音乐属于每个孩子——音乐滋养系列课程》,强调了音乐对于孩子启蒙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是张宏玲女士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她认为,儿童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儿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儿童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展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而北大附中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爱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北大附中并非是艺术学校,而是遵循学生兴趣爱好,为学生创设最优发展教育的学校,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带着优势融入世界。
同时,张宏玲女士还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研究开发的音乐滋养课程的实施策略,她认为可以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从明亮的眼睛看音乐的美到聪明的耳朵听音乐的美,再一起分享讨论说音乐的美到最后创意再现画音乐的美,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艺术表达、乐于想象。随后,张宏玲女士以经典名曲《四季》四月、《动物狂欢节》等为范本,通过听音乐、想音乐、找音乐、画音乐等和现场的园长和老师们一起互动,来宾们参与积极性高,反响热烈。
小学部龙旭主任以《小学六年,影响孩子一生》为主题做了专题报告。据龙旭主任介绍,幼小衔接阶段,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适应”,北大附中蒙师教育项目中以家校合作等实践活动能为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她还介绍说,小学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其中包括81一个好习惯、32个有教养细节)和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成为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发展个性、涵养人格,精品小学一直坚持以“精课程”“精队伍”“精方法”“精环境”“精服务” 为学生保驾护航,使孩子成为在未来竞争中有实力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人。
本次幼小衔接开放日活动给各位园长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大家纷纷感慨北大附中先进的办学理念、强大的师资力量等,也感受到我校优质教育的成果。通过学生表演、专家讲座、校园专题报告等,本次开放日及时地为孩子做好入读小学的准备提供了路径和方向。4月11日,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小学部还将对幼升小的幼儿及家长,从课堂体验、小学生活实景观摩、学生综合素质展演、专家讲座、面对面咨询等方面进行全面开放,小学部的师生们也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迎接它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