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主持人培训:项目研究突破,创新质量队伍提升之路
教科研组织召开全校第一批立项项目主持人培训辅导
为更好推动学校研究项目的开展,教科研课程督导评估中心于2014年12月16、17日两天,以学部为单位分别组织了“学校第一批立项项目主持人培训辅导”活动。活动邀请了钟和军副校长作培训指导,教科研中心主任助理汤丽莉老师主持会议。
作为学校管理创新及深化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学校从11月开始着手推进“项目研究”的重大工程。学校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增强行政管理的力度,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提炼推广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的提升和突破。
依据《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教师自主申报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经过“自主申报、学术委员会评审、协商审议、学校行政会审议、校长批准”等严格程序,决定立项全校第一批研究项目共42项(当中学校及教师在市区、立项的课题共有4项)。其中,学校重大项目3项、学校重点项目12项、学校专项项目27项。
所有立项项目一种是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总结提炼及转化推广的实践,另一种是遵循“小实新”原则鼓励和引导更加务实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为此,通过项目研究的启动实施,通过贯彻“名师、能人领衔,依靠项目团队;以项目开展提升队伍、提升常规”等思路,进一步发动广大干部教师尤其是各级名师及骨干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项目研究中来,凝聚优秀教师团队的共同智慧,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为使培训辅导更具针对性,依据小、初、高三个学部前期申报通过的立项研究项目,结合对各学部教育教学等现状分析,全校第一批(各学部各部门)立项项目37项、共41名项目主持人分三个专场参加了学校专题培训辅导活动。 每个专项培训辅导的时间约40分钟,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研究项目管理条例》解读、“如何做好项目研究”等。
为规范学校研究项目的管理,汤丽莉老师就《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研究项目管理条例(试行)》,从学校研究项目“申报立项的流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到“项目成果管理及评审奖励”及项目启动开题报告——《学校研究项目实施管理计划书》进行了讲解。通过讲解,让各实体部门管理干部、各项目主持人能够把握好学校研究项目管理实施的各步骤及相关要求,确证研究项目顺利开展。
随后,钟校长以《项目研究突破,创新质量队伍提升之路》为题,和干部老师们交流了“如何做好项目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等问题。他结合实例并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辅导:
(一)“项目研究”的定位:集中资源力量突破重难点问题,并形成优势成果。
(二)“项目研究”的目标指向:关键是看“是否促进了师生的学习和发展”,由此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三)怎样做好项目研究?他通过对《高中部两课五环联动学案课堂》、《初中有效教学范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研究》、《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小学低段蒙师教育(一二三年级)》、《小学中高段青春前期学生自主管理实践(四五六年级)》等近十个具体项目的案例分析,阐述了做好项目研究应如何把握好“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建设团队”、“服务指导”四个操作要点。他强调了项目研究的两条基本思路“总结推广经验成果”、“研究提升重点工作”,阐述了项目研究计划的“目标-任务-成果预设”以及教育科研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问题-对策-效果反思”。
通过对项目研究的基本思路、操作要点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等的学习和了解,以及学校规范的项目管理实施,项目主持人将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突出项目研究的带动,从常规管理的落实逐步走上管理和科研结合的项目研究实践。以项目研究的深入开展,不断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提升,并逐步形成具有针对性和更有价值可推广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师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深入实践及项目研究的逐步开展,目前项目研究的管理形式主要有“项目主持人→设置项目主管→设置专门机构→综合管理(矩阵式)”,即第一种管理层次:所有项目实行项目主持人的项目负责制;第二种管理层次:对于教育教学重要工作或已经经验积累丰厚的重点项目,设置项目主管、予以全面深入推进,比如小学的“艺体2+2”、“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小学蒙师教育”、“小学生自主管理研究”等;第三种管理层次:设置专门机构,比如“元培班”项目将由专门管理团队落实;第四种管理层次涉及学校管理体制及多领域衔接实践的重大项目,也会随着项目研究的逐次推进实施,将有所尝试和实践。
总之,对于此次立项的项目研究,既与以往教育科研研究有所联系,但更多是强调管理和科研的结合、项目研究的务实与创新。通过规范有效的项目研究,使之成为“品牌成果的孵化器”、“核心人才的培养平台”、“卓越团队建设的发动机”,为学校转型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源动力!
图片提供:汤丽莉 图片编辑:李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