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参加海珠区第七届校园艺术节绘画比赛获一等奖
成长是一朵花美丽的绽放,看到每一个孩子健康美丽的成长是每一个教师的愿望。假如说成长是多种味道的,那么孩子们的成长是什么味道的呢?也许是甜的吧。心理学家曾经用画画测试一个人的性格,结果发现其实画画也是情绪和内心的反映,什么样的画面反映了什么样的心情。孩子的成长的心情又是什么样子呢?这一次为明学子用灵动的画面描绘出了丰富的内心,成长的点滴。孩子们多彩的童心,丰富的情绪用画面完美的去诠释出来。
小学部参加海珠区举办的“阳光下的成长”主题绘画创作比赛中,两名教师指导的学生获得海珠区一等奖分别是:杨晓飞老师指导的五年级(7)许政仪同学、王峰老师指导的六年级(2)班冯蓝同学。
“阳光下的成长” 反映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 绘画创作既是对学生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的深刻反映,也是学生通过作品表达情感和愿望的良好途径。美术组各位老师接到比赛通知之后就围绕这一主题比赛也进行了小讨论,如何才能让学生紧扣这个思想去表达自己拿出更好的作品展现学生青春阳光的生活。
本学期新来的几位老师对自己所在的年级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水平都不是非常了解,选择好的画画“苗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上对于比赛型的学生我们美术组的每一个老师都是擦亮了眼睛,让这些好“苗子”在比赛中展现出自己。随堂作业中总能发现不少有能力,有创意的学生。在课堂中去发现这些有潜力的小“大师”是个好方法,再通过他们的作业和平时练习,看到学生们的实力,点亮他们,让他们发光,并让他们灿烂。
由于比赛时间紧,学生平时的学生时间安排也是很紧凑,辅导学生的时间只能安排在每天的中午12点半到1点半的一小时时间,和下午挤出的一些时间,这也是美术组老师这段时间的新的作息表。从学生的第一稿草图开始学生都跟自己的指导老师能够很好的配合,把学生的构图,创意,颜色等都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修改。学生的画面从比较幼稚到成熟有新意,也在不断的练习修改中得到了提升。
美术是一个需要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的一门艺术。绘画作品中包含了学生自己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很多喜怒哀乐,美术作品能够打动人,是某些来自于自己真实的生活点滴,这样的作品才是有血有肉的作品,也就赋予了它灵魂。正是学生们的这种真诚与真实,才描绘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用心去画画,画出更棒的作品,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