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级见习教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为有效推进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9月10日晚19时,小学部“一级见习教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启动仪式由龙旭主任主持召开。钟和军副校长、学校人事部邹小平主任、小学部陈军主任、王崴主任,16位项目成员及4位见习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有:见习教师与学科师傅、班主任师傅等签订工作协议,见习教师进行前段工作小结,人事部主任讲话,钟和军副校长为大家解读见习教师培养项目的意义,并对新老教师提出了期望。
见习教师培养项目的开展:一、探索形成学部教师储备人才的培养途径,帮助优秀大学毕业生向优秀青年教师转变,进而成长为骨干教师;二、打通学部教师的发展通道,让一级见习教师成长为高级教师,最后成长为首席教师、各级名师;三、提升对生活管理教师的群体认知。
本次会议上,龚娇娇、邱瑞瑞、张妍和邓珺俐四位新教师分别与各自的师傅进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四位优秀大学生通过严格考核选拔和面试,脱颖而出,本学期进入小学部承担工作,既承担学科教学、又担当生活管理工作任务。这四名老师来自985、221工程等国内著名大学,专业功底强,个人素养高,具备成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基础。
为了让这些见习教师尽快融入学校的大环境,加速学校教育教学的新陈代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群体的作用,学校通过“双师传帮带+组长指导+在岗锻炼”1+3运作模式为每一位见习教师都配备了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学技能全、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作为师傅,实行师徒结对、青蓝对接。
学校要求师徒之间每周至少有听课1次以上,开展多方面、多角度的互动研讨。作为师傅,要通过听课、评课、交流等活动,为徒弟听诊把脉,寻找问题,提出对策,并关注徒弟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情况,做好跟踪记录。而徒弟,要多深入师傅班级,虚心好学,学习师傅的好思想、好经验、好作风,诚恳接受师傅的督促、指导,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互助教学中,实现双方共赢。
通过生活管理岗位实践,见习教师通过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地生活在一起,能够让这些新老师从“了解学生”以及加强与家长沟通交流做起,帮助她们更好把握学生及家长的教育需求,逐步成为“懂孩子、懂沟通、懂管理”的综合型教师。同时通过承担学科教学任务,以及学科教师师徒结对、班主任师徒结对和级组负责制等方式,让她们逐步走上更加专业的教育教学发展之路。通过各方共同帮助以及见习教师自身的努力,能够使得我们实现家校、师师、师生“合作共赢、共同收获”的良好效果。
在隆重的签约仪式之后,四位见习教师分别总结了开学前两周的工作,分享了自己对新工作的感受,并对自己提出新的工作目标。随后,人事部邹主任在会上作了精彩的讲话,他说:我们学校的生活教师除了要有教师资格证,而且对教育也要有思想,四位见习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更加容易接受新的事物,要带着自己的优势尽快的融入这个大的集体中。
接着,钟和军副校长各位新老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一是“自信”,二是“成长”。通过培训,使见习教师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融入学校生活,适应教育教学环境,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大学优秀毕业生从合格到优秀进而蜕变成成熟。我校见习教师除了常规教学任务,同时还兼任生活管理工作,旨在培养见习教师的爱心和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低段生活教师需要有耐心和有爱心,中高段生活教师要懂学生、懂教育、懂管理,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自理能力。新教师从了解学生开始,做好沟通开始,从了解学生需求做起,教育效果才会更加显现。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是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的思想。” 钟和军副校长认为:新老教师都需要互相学习,互相成长。成长得快的人具有开放心态,教别人的过程也是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应该拥有宽阔的心胸和眼界,在工作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大家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此次会议。会议短暂而充实,四位见习教师收获满满,受益良多,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再加上众多师傅的帮助,相信四位见习教师在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能迅速成长为合格、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为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