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师生参加海珠区网络文明月道德讲堂活动
6月19日下午,海珠区道德讲堂总堂“倡导网络文明 ,共建和谐环境”专场在区文化馆小剧场举行。本次活动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主办,我校初一1班、2班、3班全体师生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指尖上的文明——海珠区“网络文明”道德讲堂活动,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暑期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网络文明教育,根据市文明办《关于开展“网络文明”主题月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这次“网络文明”主题月道德讲堂总堂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在主持人及特邀嘉宾的带动下,聆听道德故事,接受道德洗礼,更在互动与问答环节中再一次展示出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学校名校学生风采。
本次活动共分为九个环节,分别是作一次自我反省、唱一首歌曲、学一位模范、读一段经典、诵一篇劝善词、谈一次感悟、行一个崇德礼、送一份吉祥、行一次善举。
在“自我反省”环节,孩子们在宁静悠扬的乐曲中起立静思,反省自己自我反省是否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是否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是否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在“唱歌曲”环节中,孩子们跟着旋律轻轻哼唱《公民道德歌》。“同唱道德歌,文明向前进,和谐社会中争当好公民……”极富感染力量的歌声在文化馆小剧场响起,连走廊外匆匆路过的人们也停下脚步,细细聆听。
在“学模范”环节中,主持人先是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警视》节目的节选案例。案例讲述的是大学生上网购买机票被骗的事情,提醒大家注意网络购物的安全。
接着,主办方邀请到海珠区网警大队民警 ——周何伟警官,与大家分享更多网络犯罪的案例。周警官就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网络购物、上网安全等方面和大家分享了真实案例。
周警官幽默风趣的讲述引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在分享网络交友犯罪案例的时候,周警官选取了凤姐和犯罪嫌疑人化妆后的照片,问大家:“你会选谁做朋友?”孩子们纷纷指向后者。当周警官告知大家该名“美女”乃是“男扮女装”时,孩子们把嘴巴张成了“O”型,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种互动式的案例分享给孩子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同时,周警官还分享了另一个“未成年女孩差点被骗”的案例,提示大家在网络交友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和自己熟悉的人聊天;要注意交友的尺度;要学会保护自己;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求助和报警。
周警官讲述的“番禺灭门案,凶手只为抢钱买网游装备”,则提醒大家应该合理对待网络游戏,远离暴力、色情、商业性强的网游;注意控制网游时间。
而在网络购物方面,周警官提示大家谨防“钓鱼网站”,并教大家如何识别:通常“钓鱼网站”都是山寨官网,如无法查询航班信息等。要提高防范意识,仔细核对网址,仔细检查和官网是否一致。注意密码保护,不能将账户信息随意泄露给他人。
最后,为了保证上网安全,周警官提点:安装有效的防护软件;百度卫士,腾讯手机管家;不参与赌博,色情网站。
在“诵经典”及“念劝善词”环节之后,本次活动进入了最激烈的互动环节——“答问题”。
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同学们的答题速度非同一般,可谓“秒答”每道题。经过“必答题”环节和激烈的“抢答题”角逐后,“答问题”环节的冠、亚、季军相继出炉。
初一1、2、3班在必答题环节均得满分打成平手,但在抢答题环节中,3班抢2次,对2次;1班抢1次,对1次;2班抢2次,对1次,错1次。最终冠军花落3班,而1班则夺得亚军,2班获得季军。三个班都领到了羽毛球、篮球、大跳绳等有意义的奖品。
接下来是“谈感悟”。当主持人邀请大家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网络不文明的行为及如何去避免这些不文明行为时,教师代表丁老师表示:应该提倡网络文明用语;而初一3班欧阳曜均同学则在发言中谈到:有时会看到视频评论栏有广告内容;新闻评论条则出现造谣情况。而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避免出现这些行为。
最后,主办方为全体师生送上了“吉祥”礼物,并倡议全体鞠躬,行崇德礼。孩子们纷纷在“文明上网,从我做起”倡议牌上打下五彩缤纷的手印,响应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倡导。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接受了一次网络文明的洗礼,同时也意识到了:讲文明,重礼仪,就是行善举!行善举在于每天点滴,身体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