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幸福心理课”为师生健康快乐护航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还要有完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征,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心理课程和活动,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高段幸福心理课,感受感动感悟
小学高段学生自我意识浮现,同伴意识增强,人际关系相对紧张。此外,身体的发育带来心理的变化,学生开始对两性感到好奇。针对这些特点,心理教师为孩子们开设关于学习心理辅导、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主题心理课,以团队比赛的形式激励孩子们学会主动思考;以观影、活动的方式回顾父母对自己的爱护、探讨朋友间出现的问题、思索如何面对初恋懵懂。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感受思考的乐趣,在观影中为贺特父子相互扶持而感动,在悄悄话活动中写下不敢大声言明的话,在分享中了解男生女生欣赏的异性,不知不觉中掌握人际相处的技巧,回顾自己的人际关系,获得感悟。
初二优质班幸福心理课,享受友谊探寻自我
初二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风暴中心,对同伴团体有强烈的归属感,但又容易发生冲突。针对他们的同伴相处特点,专门设计开展了《人际碰碰车》幸福心理课。
课堂中,心理老师巧借有趣的图片向学生直观展现生活中的人际冲突,顺势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曾经遇过的人际冲突。同学的亲身经历引起了集体的共鸣,大家争先恐后地倾诉自己的人际烦恼。短小精悍的哲理故事使学生体会到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之间的差异更不言而喻,所以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坦然接纳。在情境创设活动中,各小组齐心协力为解决人际冲突出谋划策。心理老师再从心理知识的角度去分析各种解决策略,并引用经典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案例,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不同处理方式的影响与效果。接着让学生根据对五种处理类型的理解,重新给策略分类,并提出更多有效、共赢的解放方法。课堂最后,一个欢快、有爱的心理小短片,让学生全然感受人际和谐的美好,并对他们自身有了很好的激励。
此外,初二优质班还开展了《欲望与位置》、《路在何方》等关于自我探索的幸福心理课程,帮助学生寻找目标,激发心理正能量!
高中幸福心理课,我来我见我征服
高中学生拥有十多年的阅历和积累,性格相对成形,对自己有浓厚的兴趣。同时,高中生面临着文理分科、高考志愿等人生方向选择,需要相对系统地认识自己、认识教育、认识学习,才能更好地把控未来方向。高一学生对心理学的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心理学等分支有浓厚兴趣,在获取心理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应领域知识牵涉的职业,拓展对社会的认识。高二学生开始探寻自己的梦想,了解如何头脑风暴、如何通力协作、如何实现创意,借助团队的力量让种子萌发。
5.25校园心理节活动,团队合作创意精彩
除了常规的心理课,心理咨询室也为师生开展心理节、团体辅导等活动。在5.25心理节之际,高一全体学生在玩中学,通过游戏感悟合作、发挥创意。是否敢站在乒乓台上“信任后仰”,让团队充当你的救生垫?8人小组是否能踩着9张32开报纸“穿越沼泽”?盲人、哑人、无手人、无脚人组成的团队能否“风雨同行”,把篮球、椅子、箱子等物品搬到对岸?每个团队摆弄着200根吸管、1幅扑克牌、100根曲别针,“比比谁更高”?每个团队拿到的材料都残缺不全,能否在不说话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学生面对一个个难题,坚持不懈,通力合作,冒着酷暑,挥洒汗水,挥洒创意。
小学部生活教师EAP活动,与孩子共同成长
针对学部的需求,心理咨询室在小学部生活教师中初次尝试员工帮助计划。在心有千千结的游戏中,生活教师发挥集体智慧,感受结果的不可预期,尝试期待不可知的未来;在心结难解活动中,生活教师直抒胸臆,写下跟学生相处时遇到的问题;在解结环节,每位老师拿到同仁写下的问题,热心而冷静地出谋划策,笔尖流淌出旁观者清的智慧;在我知多少部分,生活教师了解小学生在注意力、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轨迹,也在轻松的简笔自画像中享受绘画乐趣,初步了解自己。
作为心理健康的看护者,心理咨询室期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为老师的发展排忧解难,为学校的进步添砖加瓦。路漫漫其修远兮,咨询室将继续探索,不仅提供课程和活动,还贯穿常规,专注细节,春雨润物,为全校师生提供关怀和支持,呵护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