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心理健康之“高一人生规划教育课”开锣
新学期,在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校本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活动紧锣密鼓展开,“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之高一年级人生规划教育课一马当先。
我校的“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分为两大方面,一是职业规划,二是学业规划。首先,通过专业的测评系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比如性格特点及职业倾向;随后,结合“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系列主题班会课、以及“走进知名企业”、“我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等社会考察活动,并依此制定三年学业规划及阶段性学习计划。
通过“目标——计划——行动”系列活动,将理想与现实对接,从一个个学业上的进步和提高、到三年升学目标的实现、并向理想大学、未来职业和工作努力迈进。通过“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逐步拥有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为指引学生走好人生每个阶段,平稳渡过心理发展关键期,来自北京大学、广州大学等高等学府优秀毕业生本学期加盟我校,目前学校心理教师队伍实力雄厚。在各学部德育处的支持下,形成以心理教师为骨干,以班主任为主力军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通过校本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的组织实施,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开学第二周,高一年级人生规划系列教育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率先开锣。
第一部分,心理咨询室在年级组的配合与支持下,借助“人生规划专业测评系统”,指引高一学生从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五个方面进行自我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测评结果将作为今后人生规划课程认识自我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部分,高一年级人生规划第一课《初识人生之何谓人生规划》正式开课,本课从“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到达那里?”三个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生规划,人生规划内容和步骤。
【照片:初识人生之何谓人生规划——课堂师生活动】










“我是谁?你会怎样向他人介绍自己?当自己一个人安静的时候你会怎样评价自己?”话题由此展开,在同学们热情的自我介绍中,心理教师指出人生规划第一步即是“认识自我”,认清现实的我,是人生规划的起点。
接着心理老师以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有力说明目标对于人生成就的影响,激励学生探寻自己高中阶段的奋斗目标,为自己的高中生活寻找方向,这是人生规划第二步——寻找理想的我,回答“我要到哪里去?”。
“回顾哈佛大学研究中取得成功的人物为什么会成功,除了目标,他们还具备什么?”通过讨论,师生得出一个结论: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积极的行动,所以人生规划第三步就是要积极行动。
在共识的基础上,同学们挑选出两条高中阶段大家共有的奋斗目标“如何提高成绩?”“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分小组讨论,七嘴八舌献计献策。
针对如何提升成绩,同学们分享说:“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前及时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要根据学科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学习压力中,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要懂得观察学习好的同学,从他们身上借鉴好的学习方法”……
对于如何改善人际,同学们也有自己的心得:“首先要自己保持乐观心情,然后把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就会有很多人喜欢自己”;“要乐于助人,要有集体意识”;“要大胆主动”……
课程在同学们的激烈讨论与分享中愉快结束。最后,心理教师要求同学们以作业形式依据个人希望在高中阶段有所提升和突破的方面,结合大家讨论的方法为自己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至此,高中生人生规划第一课圆满结束,拉开了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活动的序幕。
【照片:高一年级同学进行“人生规划专业测评系统”网上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