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荣获“广州市规范汉字书写特色校”
经海珠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组织评审,我校被批准为“广州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据了解,全市有7所中学、23所小学获此批准。
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品质现代化学校,我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纳入学校培养目标,全面落实基于培养目标的“现代人素质系列课程(MQCS)”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语言文字理解与应用”、“艺术与美”等系列课程。
各学段加强语文课写字、书法课等教学,开展“推普”活动,营造“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良好氛围,师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优势明显。
学校为师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经常性举办师生写字书法展,开展各种写字或书法比赛活动,学生书法作品张贴在校园。板报、校报、校刊、海报、校园电视台及网络等规范、高标准、美观。规范汉字书字的课外活动丰富开展,各年级各班级定期展出学生习作,进行评比活动。
学校先后荣获“海珠区书法教学先进学校”、“广东省书法教育名校奖”等荣誉称号。一大批小学、初中的同学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一二等奖,多名老师获得省市区“规范汉字书写”优秀辅导教师奖。
“一手规范美观的字,一口地道的普通话”,用汉字之美培养孩子的“中国灵魂”。让中国孩子从小拥有扎实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基,真正成长为“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附:
用汉字之美培养孩子的“中国灵魂”
——广州市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创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
一、因为学生,我们培育特色
我校一直把“回归教育本质培养人”作为办学的根本,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现代人”是三个核心要素。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是我校培养学生“中国灵魂”的重要特色项目。
(一)面向全体:从“一尺一寸一拳头”、“上好每一节写字/书法课”做起,小学六年每一位学生熟读300首古诗、150句经文名句,一手规范美观的字,一口地道的普通话,流利的英语,能制作一种民间工艺,拥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二)特长培养:杨雅轩、吴双等同学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一等奖,陈敏怡、林良豪、朱含微、梁家绮等同学获得全省二三等奖。数百名学生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徐龙剑、张丽霞、龚卫平等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禤颖彪等同学的作品发表在《书法报》。
(三)优势项目: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书法大赛书法教育名校”(省政协、省教育厅、团省委、南方报业传媒、羊城晚报社、南方广播影视传媒、省书法家协会等颁发)、“2011年度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颁发)、“海珠区书法教学先进学校”(海珠区教育局颁发),两次获得广州市“中华之魂”中学生古诗文诵读大赛一等奖(广州市教育局颁发)。
十一年来我们坚持汉字文化的独特价值,尊重青少年儿童成长和认知的基本规律,在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帮助孩子充分体验汉字之美,引导学生在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中习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
二、因为落实,我们这样做
从目标、途径到成果,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形成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如果说我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有一些特色的话,那就是“全课程落实”(途径)!
(一)用“课程”统筹
为了落实培养目标,学校推进基于培养目标的“现代人素质系列课程(MQCS)”,当中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语言文字与应用”、“艺术与美”等课程领域。由此形成了别具特色、卓有成效的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学校课程体系。
1、必修系列:语文课、美术课的写字教学,各学科的教学渗透,校本特色课程——“国学启蒙教育”。旨在普及与提高,拥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为了培养学生的中国灵魂,中小学各阶段推进“铸魂工程”,重点落实在“国学启蒙教育”校本课程(区级立项科研课题)。它包括四门主课程(中华童铭、经诗美文、经典书法、民间工艺)、四门辅助课程(中华武术、名曲名画欣赏、国粹体验、民族艺术)。“经典书法”是“国学启蒙教育”校本课程的四门主课程之一,规范汉字书写是其基本内容。
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各年级开设“写字课”或“书法课”(每节40分钟)、“读报写字”(每天10分钟)、“经典阅读”、“演讲与口才课”等课程。学校制定校本课程教学大纲,自编1-6年级教材,有验收标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书写能力。
2、选修系列:开设艺术特长(含书法)、写字提高班、书法特长班等选修课。有课程大纲,有计划,有总结,考核成绩记入学业档案,期末举行学生课程成果验收展示活动。旨在培养提升学生的个性爱好与书法特长。
3、活动系列:书法比赛、社团活动等。旨在展示和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
(二)用“课堂”落实
坚定落实“一尺一寸一拳头”写字、坐姿以及“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等要求,分年级分学科尤其语文课、写字课、美术课的贯彻落实。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写字或书法训练,要求学生每天练字。有考核验收标准,期初有布置,期中有检查,期末有验收,有评价有表彰。<目标要求>
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书法课”。写字课、书法课,是全体学生的校本必修课程,学校有专任书法教师,引进符合要求的教材,开展写字教学与书法训练。课堂上,教师发挥普通话标准、汉字书写规范的优势,帮助学生体验到汉字之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语言应用能力。<教学要求>
学校加强各项教学常规的管理,每学期组织开展课堂研讨月——“三步八环节”研究课(三步,即诊断课堂——改进课堂——提升课堂;八环节:(1)选点,(2)选题,(3)备课,(4)上课,(5)评课,(6)反思,(7)总结,(8)推广等听课评课教研活动,期末有课程评估,切实保证教学质量。<专项研讨>
(三)用“制度”保证
1、学校有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有明确的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学校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各部门各学部主任为负责人,成员包括主管主任、语文教研组、备课组,书法教师等。教科研督导评估中心主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党总支副书记杨启华分管,钟和军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学部教导处具体管理和落实。
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常规,形成一纵一横、自上而下、相互交叉的层级网络体系,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一是专项工作: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教科研中心、各学部教导处——语文教研组指导、其他各教研组参与——各备课组教师——各班学生;二是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部——德育处、团委及少先队——各年级组——各班班主任(班级主导群体)——各班学生。
2、学校教职员工熟悉、掌握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较强。
学校教师是从全国各地招聘而来的优秀教师、骨干名师,普通话、语言文字水平较高。学校是★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优秀)学校★广州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基地,成立校中校——教师发展学校,设立教师书法分校,定期举行教职工培训,建立“教师自助学习网”。教职工学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较强。坚持进行三笔培训(粉笔、钢笔、毛笔)、竞赛和教师书法展活动,教师为学生做表率。
把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作为常规管理的重点。要求教师板书、教案、作业批改、操行评语等必须写规范字,字迹工整清楚,以良好的书写习惯去影响学生,以标准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将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对校园用语用字进行监测和督促整改的制度,要求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查自纠。每次考试学生卷面成绩当中包含书写水平的得分。把检查结果作为教师考核奖惩的依据之一。
(四)用“活动”宣传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请讲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等,长久设置在校园内主要的公共区域。通过国旗下讲话“良好习惯从写字开始”、校园网站、广播站、宣传标志、海报张贴、专项活动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开展语言规范使用和推广普通话等宣传活动。
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学子”特色班级创建活动,书香、诗香、墨香——“三香班级”将阅读、朗读与写字教学有机结合。各班级定期开展作业展览、写字比赛、书法作品展、出黑板报、主题班会、读书会等活动,在校园内掀起“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热潮。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学生会团委在语文老师指导下开展“母语节”游园会、规范汉字书写等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活动,语文教研组开展相关学科活动,指导学生社团,组成“雏鹰纠字小队”,进行用字规范调查。学生在家争当普通话小明星、争做写字小能手,向家人宣传有关知识。
经常性举办师生写字书法展,开展各种写字或书法比赛活动,学生书法作品张贴在校园各处。板报、校报、校刊、海报、校园电视台及网络等用字用语规范、标准、美观。规范汉字书字的课外活动丰富开展,各年级各班级定期展出学生习作,进行评比活动。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由于扎实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工作,我校中小学生的规范汉字书写水平乃至整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由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勤于钻研写字和书法训练所形成的良好修养,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学生获得了真实的成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