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杨晓飞老师全区美术公开课获赞誉
凝聚团队智慧 呈现精彩课堂
——记海珠区小学美术学科“有效教学,同课异构”研究课例展示研讨活动
4月26日,一个春风和煦的下午,在海珠区教研室美术学科莫宁老师组织带领下,海珠区美术学科“有效教学,同课异构”研究课例展示研讨活动在瑞宝小学如期举行。全区60多名小学美术教师、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华年老师和广州美术学院部分研究生都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承担本次课例研讨展示的是我校的杨晓飞和镇泰实验小学的刘子鹏两位美术老师,课题内容为四年级的造型表现课《蜡和笔的游戏》。本次课例的展示,得到了海珠区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同肯定,好评如潮。
“齐心协力打造一节区级优质课”是我校小学美术组本学期的一项教学重点。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和目标,小学教导处陈主任亲自指导,美术组的五位成员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基于本课是四年级的版画单元,在教学中有大量的技法传授,内容量较大,要把二课时的内容压缩为一课时,实属不易。组内每个老师对此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教学意见,经过提练和总结,最终确定了课堂的主线:“情境导入(课题)—自主体验(刮蜡纸的制作)—小组欣赏(刮蜡画的美)—独立创作(学生创作)—师生点评(作品展示)”这五大环节。
第八周 校内试讲 4月12日进行了校内的第一次试讲。四年级的孩子自学能力较强,所以在重难点突破上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分层讲解的方法突破。在操作的过程中运用启发式的提问和游戏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效果明显。课后借助美术组教研活动,大家对本课所存在的问题找不足,提建议。老师们一致反映:体验环节与创作环节在纸材上不够统一,用现成的刮蜡纸创作不能完全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建议创作的纸材是学生动手制作,但学生自己独立制作费时太久,40分钟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创作,而且采取小组合作完成一张作品,纸张面积太小不能顾及学生的全面参与。就此问题,老师们出了很多的点子。
第九周 梅园西小学第二次试讲 4月19日进行了第二次异地试讲,地点是海珠区梅园西小学,参加此次试讲的还有海珠区美术中心组的12位老师。课上杨晓飞老师发挥其语言优势,运用大量的鼓励话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解决。游戏味比较浓厚,学生很活跃,参与性很强很全面,与课题“游戏”紧密非常结合。初试讲的问题也在本环节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作业采用圆形纸张的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创作。圆形最大的特点是学生能围着四周进行创作。既打破了传统老套的作业表现形式,又在共性中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第十周 瑞宝小学区级研讨成功 通过校内校外两次试讲,4月26日,带着老师们的寄托、带着老师们的集体智慧,带着极其饱满的热情,杨晓飞老师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研讨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践行新课程教育理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次活动,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校美术学科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科学教学所取得的成效。
本次课研的亮点:
◆领导重视,团队合作。此次课研活动不仅得到本校各级领导的支持,更得到海珠区教研室美术学科莫宁老师特别指导,这是此次课研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石。而美术组内各成员杨晓飞、刘丹丹、潘菲、张丽霞、徐龙剑在关健时刻表现的以集体为重、不怕麻烦、把个人主义放一边的主人翁精神实则令人称赞。
◆唯美情境导入。在课的开始,杨老师提出问题:“亲爱的同学们,当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漆黑,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这时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各抒已见,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话锋一转:“对了,因为没有光明,所以黑夜会给人一种恐惧、害怕感觉,但是老师这里有一神奇的画笔,能打破黑夜,把夜晚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随后,老师在实物投影上边即兴创作边深情描述:“在城市的夜空下,一座座高楼林立,家家户户亮起了灯,一道弯弯的明月挂在天边。连星星也调皮地眨着眼睛,多么美的夜啊”。通过此情境,学生的兴趣高涨,对本来有些枯燥的刮蜡画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为接下来要介绍的刮蜡画做好了铺垫。
◆教师个体富有激情的语言。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杨晓飞老师个人的教学水平稳步提升。配合他本人良好的语言表达、敏捷的课堂应变能力,使得他能很好的驾驭整个课堂。令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在教研组充分发挥团体协作精神,集思广益,备课活动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让大家都有收获,共同成长。所呈现的优质课例同时也有助于我校美术学科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善教学策略,对课堂效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只要我们长此以往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何愁我们的美术教师不再更上一层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