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关注青春期”小初衔接活动
4月17日下午,我校小学部、初中部与学校教科研中心心理咨询室,共同组织开展小学六年级“关注青春期,帮助孩子成长”小初衔接系列活动。
(一)六年级开放课堂
下午两点钟,家长们就纷纷来到学校,进入各班教室,观摩六年级教师的开放课。六年一班蔡红丽老师的数学课、六年二班孟芳老师的数学课、六年三班彭娜老师的英语课、六年四班汪惠兰老师的语文课、六年五班王丽老师的语文课、六年六班周志红老师的数学课、六年七班文静老师的英语课,都吸引了不少家长,教室内坐满了家长,教室外也挤满了家长。据家长们反映,开放课的教师讲得很清楚,六年级的学生听得很认真、学习很投入,课堂有实效。




(二)“小升初”衔接家长报告会
下午三点钟,六年级家长全部集中在学校五楼报告厅,参与 “小升初”衔接家长会议。
小学部六年级组刘志勇老师代表六年级,以“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一切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从“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两个方面向家长们汇报了小学部六年级组的系列工作:年级召开学生学习动员会,联合教科研举办“我的理想”主题讲座,班级召开“我的升学目标”班会,举行语、数、英学科学习辅导讲座,汇集课堂练习反馈与月考质量分析相结合了解学情、培优补差等,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成绩;联合体育组组织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组织春游社会实践活动,发动学生开展科技小制作,开展24点比赛等,缓解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健康成长。
小学部教学处陈军主任,主要宣讲广州市、海珠区及我校的招生工作政策。他耐心地、细致地向与会家长们解读各项各类招生工作政策,叮嘱家长们注意各项活动中的细节,尽量避免小升初报名、录取的遗憾。讲话中,陈主任特别就择校问题向家长们做了指导,提请家长们应该引导孩子集中精力投入学习。
学校副校长、初中部主任秦新春以“给青春期孩子一个成功的教育”为题,全面介绍初中阶段的孩子教育问题。家长们对于初中阶段如何解决“提升学习动力”、“青春期男女生健康交往”这两个热点问题非常感兴趣,对“开设西方英语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英语成绩”、“开设艺体特长课程,培养学生审美进而促进全面发展”等特色课程非常感兴趣。
年级家长会议之后,恰逢初中部优质课程活动展示,秦新春副校长、初中部教导处唐少生主任带领家长观摩了本校初中“优质课程班”的艺术特长选课系列——舞蹈、声乐训练、美术、演讲,以及与“珠江交响乐团”合作的小提琴、长笛、黑管、萨克斯等管弦乐课程项目。



(三)班级老师家长交流会议
下午五点至六点钟,六年级各班教室坐满了家长,以班主任为主的班级老师正在组织“班级学生与小升初衔接交流会”。各班老师分别就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小升初衔接问题与对策等内容与家长沟通。
“孩子周末回家,脾气变得暴躁,怎么办?孩子不如小时候听话了,有了许多自己的主见,不愿意跟父母和老师交流,怎么办?孩子有些神秘举动,似乎是刻意地隐瞒什么,情绪也时好时坏;孩子开始注意打扮自己了、花钱大手笔、开始与同学或亲戚攀比要买手机……怎么办?”这些在青春期大多数孩子中常见的、却让家长们焦虑不已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方法指导。
“小学升初中,该选择怎样的学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尊重孩子的选择;目前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只要付出才有回报……”“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适合我的孩子!”“相信班主任老师的推荐,相信北大附中!”班级家长会议结束,家长们留下了“继续选择北大附中”的意向。







(四)心理咨询室的学生“青春期人际交往”体验课
下午四点五十分,班级家长会的同时,六年级全体学生集中在五楼报告厅,参加学校教科研中心举行的“青春期人际交往”心理团体辅导课。心理课由学校教科研中心心理咨询室邱思乔老师主持,主题是《男生•女生》,有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握手游戏。“请和周围的同学相互握手,并向他们表示你的真诚谢意!”
“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都不和异性同学握手呢?
——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别人会笑话的、不好意思
为什么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呢?
——我们成熟了、长大了、心理变化了……随着慢慢长大,男女生不一样的地方也越来越明显了,男女的性别意识越来越强了,所以我们知道了男女有别。
第二环节,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正常的异性交往有什么意义?异性相吸是人的一种天性,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所有发育正常的人都会自然地产生这方面的需求。此外,男女交往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学会正确与异性交往。
第三环节,异性交往应该注意的问题。
欣赏小品,思考问题:为什么“水火不容”?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女同学会变得更为敏感,男同学会努力表现出像个男子汉。如果我们不注意对方的感受,就会出现冲突。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对方。不能过于亲密、保持一定距离、以集体交往为主、注意场所、交往范围和方式
——1、男女生不能随便让人碰触的部位有……
——2、异性交往的最佳距离:在日常交往中,个人距离一般在46~122厘米之间,相当于两臂的距离,仅能保证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其中与熟人交往的空间在46~76厘米,而与一般关系的人之间则应保持在76~122厘米。
第四环节,假如我是心理教师。
活动总结:男生、女生都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交往中,我们要尊重理解,团结友爱,同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建立真诚而纯洁的友谊!
学生们初步懂得了交往的秘诀:“尊重、友好、坦然、自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