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研究》名人专栏刊登校长文章
由全国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初中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名人专栏”刊登了雷丽霞校长的文章——《有效引领——建设优秀团队的关键》。这是本年度继第1期刊登雷校长《让优秀成为习惯》一文的续篇。
雷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经由全国性的权威刊物《初中教育研究》,已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宣传、推广和传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教育同行的普遍赞誉和高看。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用心做教育,潜心培养人”的成功实践和突出成果,必将得到更加广泛认同和借鉴实践!也将促使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不断完善并提升教育实践,以更加丰硕的育人成果回馈家长、回报社会!
有效引领——建设优秀团队的关键
广州市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雷丽霞
一、理念引领
学校是精神感召的教育场所。一个志同道合的学校团队,要通过理念、目标、措施、成果的有效引领,达到共享观点、凝聚意志和分担责任。
二、思路引领
学校要有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教师要有“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品质和习惯。教师的思路,需要引领。
教师发展的基本思路: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
“想发展”,要激励教师自我发展,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是个渐进过程。教师发展的关键: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心态、改变工作思维方式。通过科研、创新,经过“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跨越。
高效工作的基本思路:目标思路清晰化,过程措施精细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重点抓计划和总结。要逐层抓好计划的制定、修改、交流和点评。要求“现状清、目标明、思考深、措施实”。计划中,预设成果;过程中,保证成果。抓总结,要有反映工作思路的主线,要有反映主线的观点,要有反映观点的故事及成果。
工作思路和思维方式:关注整体,重在落实;优化整合,最优发展
坚持“以始为终”的工作方式。严格目标制定、计划落实、成果提升的全过程。把工作过程作为团队学习和形成共同愿景的过程。强调“以量变促质变”,“事事有设计,段段见成果”,全面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三、方法引领
从“寻找自己的遗憾”开始,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教师要从了解学生人手,走进学生的心灵;要从“寻找自己的遗憾”开始,反思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六有、三好”引领研究型教师迅速成长
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是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研究型教师,要干得好、写得好、讲得好。
系列培训,促进骨干队伍综合素质提高
部门推荐和白荐相结合,确定后备干部;专家指导和个人感悟相结合,提升理念;本职锻炼和完成新任务相结合,增长才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
创建适合的校本培训模式,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培养骨干教师并发挥其带动作用。在教育理念、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及具体方法等方面,建设有强竞争力的教师团队,让他们的行为,转化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成果。
责任编辑孙晓燕
相关链接:国家级刊物全年刊发雷丽霞校长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