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封面故事—雷丽霞:走进学生的心灵 创设适合的教育
“雷丽霞:走进学生心灵,创设适合教育”——《辅导员》杂志(共青团中央主办)2011第1期以“封面故事”,对雷校长和学校的办学进行了报道。这期杂志的主题是“真正的教育家永远在路上”,展现了雷校长“教育家校长办学”及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用心做教育,倾情育英才”的情怀和成果。

封面故事
雷丽霞:走进学生心灵,创设适合教育
元旦晚会上,曾在家长眼里一无是处的“捣蛋鬼”竟是主持人,那份自信和风采让他们都不敢相信;家长会上,昔日刁蛮任性的小女儿向妈妈真诚地道歉,全场无不为之动容……在这个仿佛拥有魔法的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里,家长们发现,孩子们变了。
2002年,雷丽霞离开了连任10年校长的北京市第一八一中学,放下辉煌,南下广州,去开创另一片教育的天空。8年来,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在她的带领下,以“创设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激发,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为办学理念和奋斗目标,校区由一个扩展到两个,学生由400人壮大到3300人,学段覆盖了小、初、高三级,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全国德育示范基地、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首批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她本人也再次收获了数不清的荣誉:广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十佳民办学校校长……
但是,在这位“创造适合教育,走进学生心灵”的校长心中,学生们那自信健康的笑脸,才是对她真正的奖赏!
以下是“教育家智慧·现代化办学”——教育家校长办学系列报道之四:
■系统筹划,着力建设现代化学校
雷校长认为,在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众多因素当中,什么是决定因素?学校的经费投入、设施设备、人员待遇等方面必要而重要,但关键还在于两个核心点:一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即真正培养人;二是要关注教师的发展,即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基础。
现代化学校要紧紧树立“以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师生发展提供最优质和到位的教育服务。雷校长说,我们的学校一定是学生感受到在这个学校里愉悦的,老师感受到在这个学校里幸福的。为此,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从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入手,学校进行了“课程、队伍、制度、环境”四个方面的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了《“十事实办”学生工程》,系统建设“精品小学、特色初中、多元高中”,在“质量、特色、管理、服务品牌影响力”五个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精品小学: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兴趣,通过“专业化团队、多元化课程、规范化管理、人文化环境、全方位服务”五大途径培养“高分数、高素质、高品位”、“厚重、大气、高远、时尚”的人格健全、学力宽厚的优秀小学生(精品学生)。小学着力培养学生的81个好习惯和32个有教养细节,“四园建设”、“六小能手评选”、“礼仪好习惯”等建设工程初见成效。一大批特长突出、全面发展的名校生茁壮成长。
特色初中:初中阶段重点研究推进“青春期成功教育”项目,通过“专业化团队、多元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人文化环境、全方位服务”五大途径全面实施,给青春期学生一个成功的教育;从队伍、课程、质量等方面全面提升,建设凝聚力强、积极进取的和谐教师团队,帮助孩子们健康迈上青春之路。一批具有名校生风范的优秀学生群体涌现出来。
多元高中:高中阶段重点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英才教育——以本校优秀生为主的创新性优秀人才培养,大部分学生以高分高素质考入国家、省市重点大学等本科院校。●特长教育——以本校及外校特长生为主的特长学生培养,本校师资和外聘师资相结合,以“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科技、信息技术特长生”为重点,大部分学生考入国家、省市体育、艺术等院校。●国际教育——以开设“国际班”项目为契机,推进国际化教育进程,强化中西方教育优势整合(互开特色课程),通过多元化形式帮助部分学生升入国外各层次大学。通过“学生人生态度的改变,人生目标的清晰、学业水平的提升、人生价值的实现”展现我校高中“极强的加工能力、转化能力、培养能力”,形成学校高中部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通过为孩子、家长和社会提供多方面优质的学校教育:最专业的教育——队伍专业化;最新颖的教育——校园信息化;最实惠的教育——课程多元化;最有效的教育——教育智慧化;最放心的教育——服务全程化。体现学校“高品质育人、高效益管理”的办学思路,满足家长对孩子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全面建设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社会满意的理想学校。
■培养现代教师,以教师的改变和素质提高来发展学生
雷校长说,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无论是薄弱学校、还是重点名校,教师队伍建设永远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对于教师队伍,校长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应作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途径往往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反思促进了观念的转变,反思促进了工作的提高。”
“教育是一门艺术,从事教育的人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工作。我希望我的学校里教师不再只是教书匠,而成为教育家。”
“教师对教育的理解还太简单,有的老师总是把教育狭隘地理解为让学生能得一个好分数。为了得到理想的考试成绩,教师们不惜时间、体力加班加点,拼命给学生补课。‘拼’几乎成了教师工作的全部。教育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事业,不能只等同于上课、补课、考试、分数等简单概念。”
“老师不能‘目中无人’,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老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许多老师坦言,在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工作压力非常大,累却幸福着,能够感受到自身实实在在的发展。学校确立了“教师第一,是学生第一的前提”的理念。“没有教师第一,就不可能有学生第一。”雷校长认为没有好的教师队伍,一切一切的想法都不可能得到落实。
雷校长引导老师“从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开始”,这个开始,是从“寻找自己的遗憾”开始的。老师们寻找着“自己的学生时代有什么遗憾?”“自己的孩子上学期间又有什么遗憾?”“假如……,我今天会……;作为教师,我现在不能再重复当年留给我遗憾的那种事情。”反思教育中的问题,在研究状态下去思考和实践,“遗憾就可以远离我们的学生!”从这个既有趣也更有意义的环节,教师们被引导进研究状态——把工作的过程变为研究的过程,把研究的过程变为理智工作的过程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学者型的转变。鼓励老师们不断总结经验、在研究状态下改进自己的工作。教师改变了,学生也随之改变。
为此,雷校长提出了“六有”(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三好”(干得好、写得好、说得好)的教师培养目标,教师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当中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心态、改变思维方式,为此学校积极实践“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高标准工作,高品质生活”“以前把教师看作一种职业,现在我们转换观念,把教师看作一份事业,如果让教师仅仅把工作看成事业的话,可能也很难真正调动教师内在的动力。所以我们就想教师应该是几重身份,应该是多元的:就说教师既是职业,更是事业,同时也是教师的生活。”雷校长鼓励老师们把每天的工作真正融入到生活当中,去创造美好的生活,高品质的生活能够真正带给教师发展的动力,带来乐趣。“只有这样,工作的积极性就不用反复去调动,因为教师要创造生活,要享受生活。”
“我觉得人如果不能热爱生活,就不能热爱工作。所以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是热爱生活的人,都是充满事业激情的人。这样老师就能感染学生,所以我们学校提出老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勤奋者。”雷校长认为学校对孩子教育很核心的两点,一个是立志与勤奋,一个是爱学与会学。“老师永远在学生面前都是快乐的勤奋者,不是以往那种刻苦的、无奈的付出,不是说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所以我们的老师是工作着、快乐着、学习着、生活着。”
雷校长说,“有一个具备了研究与思考品质的教师群体,一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的春天就不会太遥远。”■
“教育家智慧•现代化办学”——教育家校长办学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