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系列:小学亲子运动会精彩这样延续
“传播经验•汲取智慧”——教育教学实践优秀经验亮点提炼系列之四
从这里寻找更多精彩——小学部“全家一起迎亚运亲子运动会”
■“精彩”这样延续——好感受“与众乐乐”
北大附中每一次系列主题活动都有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思路、突出的效果,这些打出了学校品牌特色的主题教育项目,每一次都在社会上产生效仿的效应,这让我们家长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希望。
难忘时刻,为孩子有更健康、快乐的童年加油。感谢北大附中为我们搭建了温馨动人的亲子平台。孩子在这种轻松快乐的氛围里成长,相信学习能力会递增。
亲子运动会让我忘记了身份,忘记了年龄,无所顾忌,最重要的是喜悦与参与。亲子运动会让我们真切地融入到孩子们快乐的世界里,与孩子像朋友一样亲密接触。我们不是看着孩子成长,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老师们,辛苦了。以后要多注意孩子在成长过程的需求,做合格家长。感恩亚运、感恩老师。
体育不仅仅给人带来强健的体魄,更能让孩子有一个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信念。这次运动会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也让我们走进了老师们的工作世界,更理解了他们的辛勤付出。
爸爸今年很早就被亚运会组委会抽调走了,虽然没能来参加我们的亲子运动会,但是我为爸爸“舍小爱,取大爱”、为国家、为社会乐于奉献自己的精神而感动、自豪。谢谢爸爸、妈妈,谢谢老师。
孩子生病时还吵着要上学,是因为想念同学和老师。无论在学校、在家里嘴里喋喋不休的是拼音、英语、数学,跳舞、画画、电脑设计是他的最爱,感谢学校老师对孩子照顾教育的这么好。
祝贵校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小学部“全家一起迎亚运亲子运动会”精彩之后,家长们的征文、摄影作品展又在校园里精彩亮相。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定格在家长自己拍摄的照片作品;一段段真情实意的感受,来自家长对孩子们、对学校无限的热爱与感动……美好的感受在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不断地传递着、温暖着,“精彩”就这样在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延续着!









■“精彩”这样练就——好孩子、好家长、好创意、好队伍
小学部“全家一起迎亚运亲子运动会”是继“模拟北京奥运会”(2007),“走进民族大家庭”、“改革开放三十年”(2008),“祖国辉煌六十年”、“爱我广州,携手亚运”(2010)之后又一精彩上演。这次主题运动会“有主题、有文化、一项工作多项成果”,紧紧突出了主题,彰显了“精彩”。
1. 好创意,凸现元素,所以“常规”出彩。
一年一度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在每一所学校里既是常规动作更是传统项目。而我校的运动会不仅突出了“有主题”,还倡导“有文化”,更强调了整合的思路——“一项工作多项成果”,处处显得与众不同,创意迭出。今年小学部“全家一起迎亚运亲子运动会”更是在“常规”中突出了创意,做足了当中的元素,自然精彩。
■捕捉热点,倡导主旋律。适逢广州亚运,“体育”和“运动”更成了热点。学校运动会与广州亚运对接,既达到了宣传亚运、迎接亚运、支持亚运的目的,又能推动“全民健身、快乐体育”理念的落实。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引导师生关注世界形势、国家地方大事,增强师生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结合常规工作的开展达到了运动健身、家校进一步沟通合作的效果。
■主题突出,整合好创意。本次运动会的主题是“全家一起迎亚运亲子运动会”,关键词是“迎亚运”、“全家一起”、“亲子”。这是迎亚运的系列活动之一,也通过学校运动会这一平台更好的整合了“亲子活动”这一教育形式,很有创意。“求变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在常规中体现创意,符合当今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特点,顺其自然地受到了孩子、家长们的普遍青睐和踊跃参与。
■做足元素,常规也能精彩。这次主题运动会的元素主要有:“亲子”(全家一起)、“亚运”(体现运动的精神和内涵)。无论在运动项目上的设计安排,还是运动会的组织落实方面,都是在广州全民迎亚运这样的大背景下,强化了父母、孩子共同参加运动项目,彰显并体现“全民健身迎亚运”的精神。兼且,小学大多数家长是商业界精英,平时工作很忙,和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比较少。小学部通过搭设亲子运动会这一平台,让家长在参与孩子的亲子运动项目当中,更加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和合作,进而更加的关注广州亚运。有这么多孩子的投入,这么多家长的参与,这么多的沟通与合作,把各项工作努力做到最好,常规也能做成亮点,做出精彩。
2. 角色体验,共同成长,因为“在一起”。
惯常的运动会,孩子们是运动员,家长一定是加油助威的观众。而今年的小学部“全家一起迎亚运亲子运动会”却来了一个新样式,家长、孩子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体验中增进了快乐和收获。
■角色“变”了——今天家长是“运动员”,孩子是“观众”;一直在为生活、为工作、为家庭拼搏努力的爸爸妈妈们,今天在运动场上得到了自己孩子的赞赏和鼓励,新奇、自豪感油然而生;无论在哪里,孩子、父母如果都能彼此欣赏,互相信赖,鼓劲加油,那就是幸福,就是真实的人生。
■人人都是主角——家长入场式后,孩子分年级表演的亚运助威操开始了,此时孩子是中心、是主角,而在场中央的家长们感受到的或许更多的是喜悦和兴奋。今天父母、孩子都是这里的主角,家庭是细胞,班级、学校是组织,一切快乐在这里融合、体现。在这次亲子运动会上涌现了许多家长义工,他们帮着规划家长入场式的形式、动作和道具的添置,组织比赛秩序,帮着拍摄。通过这次运动会,家长们找到了团队的归属感,增强了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
■我们“在一起”—— 一根粗大的绳子,被这头的父子兵、母女队扯,又被那头的父女兵、母子队拉,断了好几次,接上了还要再来;一家三口,父母搭轿、子女坐上,从这头抬到那头,一家接一家,接力赛就这样一轮轮热闹的起来……这当中,和孩子在一起,父母乐了,童真未泯处处可爱。正因为家长、孩子和老师这样的“在一起”,精彩、难忘、感动便充盈在每一个人的心间。本次亲子亚运会的推进过程其实是伴随着对孩子、家长的教育的互动过程。
3.预设与生成,“课堂”这样增值。
一次主题运动会就像是一个“课堂”,有备课,也有上课,还有课后。对于课堂,我们强调预设,也更加重视生成,主张“课堂功能”的增值效应。
■主题运动会的“备课”——在学部的统筹安排下,制定了活动方案,各班组织开展了主题班会课。师生共同上网查资料,制作精美的亚运展示区,背诵“十不准”文明公约,一起学习亚运知识,学习文明礼仪,进行“了解亚运”和“迎亚运,创文明城市”的教育,鼓励每一个孩子争做文明小使者,做亚运的宣传者,为广州创建文明城市添一份力。
■主题运动会的“上课”——大幕拉开,欢乐上场,千余名家长、千余名孩子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亲子运动会热闹登场。借助竞赛和运动这一平台,我们的“亲子活动”、“亲子教育”在家长和孩子、家庭和家庭的合作中展开,彼此沟通,增进了理解,大家都得到了提高。孩子们的体会,大家的共同感受,亲子运动会达到了预设的成果。亲子教育、亚运主题活动、综合实践等通过主题运动会这样的课堂精彩进行。
■主题运动会的“课后”——运动会圆满成功,家长许多的感谢和感慨,让大家荫发了“‘亲子运动会’家长征文摄影作品展”的想法。于是,学部组织发动,各班向家长征集文和照片。不到两周的时间,各年级各班家长提交了数百篇文章、上千张自己拍摄的运动会照片,家长们踊跃参与。经过评选,各年级评出了获奖征文、摄影作品等。在各年级组老师和小学美术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家长们的优秀征文和摄影作品在校园里、走廊上展出了。孩子们驻足品赏这些来自父辈们的杰作,享受这一盛会带来的精神财富。
4.因为“分工”与“紧密”,所以高效。
本着“一项工作,多项成果”的宗旨,从准备、到实施、到结束,亲子运动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反映了小学部的丰富积累,体现了很强的团队合作,显现了优秀团队的高效。
■明确分工,紧密协作——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在学部、德育处的整体策划下,小学体育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设计竞赛项目,各年级各班级依照方案认真准备、精细实施。本次亲子运动会规模庞大,学部把训练任务化整为零,分派到每个年级组,体育老师每人负责指导一个年级组。领导老师思想统一,分工合作成果显著,不仅学生的亚运助威操气势磅礴,精美精彩,连一千多人参加的家长入场式的队伍也秩序井然。在学校的支持和协调下,各部门充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服从共同任务和共同目标的完成。事实上,只有分工,没有紧密的合作,自然谈不上高效;只强调合作,而没有严谨的职责分工、流程环节上的各负其责,任务达成必然是空话。明确的分工是紧密合作的基础,而合作则是分工的核心和增值,既明确了“分工”又能“紧密”协作,高效才能够达到。
■六个版块、六个小型运动会——各自精彩却俨然一体。运动场上,各个区域、六个年级分别组织开展各自的亲子运动项目。从低段到高段,每个年级的运动项目大不相同,都是根据孩子们身心特点精心设计的,体现趣味性与合作性,使之适合不同年段的学生。这样,六个年级、六个区域、六个版块,一个大型的校运动会就像是由六个小型运动会组成,各个小型运动会独出心裁,各自精彩,忙而不乱,自成一体,显现了策划运作的独到之处和整体协调的紧密程度,“精彩”也就水到渠成。
正是有了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一群懂得理解和合作的好家长,再加上切合实际、体现高度的好创意,我们的好孩子就能把精彩演绎的美仑美奂。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里都健康成长,我们的“精品小学”一步步在迈向希望和理想。
(教科研武珊供稿,感谢小学部、德育处、各年级组、小学体育组、小学美术组提供材料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