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高效自主互助课堂”课题开题会
2009年10月22日晚上19点,我校《高效自主互助型课堂行动研究》(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立项课题)开题会在学校会议室隆重举行。课题负责人雷丽霞校长、教科研钟和军主任、校办王坤龙主任、初中部主任秦新春、教学主任唐少生、德育主任史桂娟;小学部主任韩文、教学主任江红梅;高中部教学主任温华;中小学各学科教研组长、各年级级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共46人参加了会议。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重点课题。结合我校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借助课题组专家资源,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题,我校选择并承担了此课题,以进一步整合力量,带动我校教育科研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本课题采取志愿明确选题参加、根据课题实际工作及贡献情况明确研究成员等办法,分阶段有重点的推进实施。这既是一项重大科研项目,更是提高质量的重要突破点。
开题会上,教科研中心主任钟和军代表课题组向全体与会干部教师介绍了课题方案。该课题方案从明确选题、提交申请到批准立项,经专家评审并多次修改之后形成的。课题方案从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策略思路、研究保障等方面,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详尽而深刻的分析,并就我校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了梳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效自主互助型课堂”的内涵特点,同时明确了该课题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具体目标内容。
在“总结提升,整合资源,重点研究;走进模式,创造模式,跳出模式;课题引领,规范过程,力求突破”的研究思路,以及清晰明确的预期研究成果的指引下,结合学校完备的“四课”研究制度以及雄厚的学校教科研氛围,通过采取行动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雷校长的带领和指导下,课题研究将进一步整合各方有利资源,结合规范实施的实践研究,以推动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性开展。
随后雷校长作了《这样的“科研”可以兴校——校本科研的意义、思路、方法》专题培训讲座。报告中,校长提出“科研能不能兴校、兴教、兴师?”;“什么样科研能兴校、兴教、兴师?”;“怎样搞科研能兴校、兴教、兴师?”这三个问题。
雷校长指出,要回答或解决这三个问题,最紧要的是要明确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科研”)的定位、价值和作用:搞科研不是目的,是手段;课题研究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要让科研课题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为此必须做到“突出三个层次”“实现五个转变”“强化五个结合”。
首先要“突出三个层次”:“规范开展课题研究—准专业层(课题)”、“重点工作形成课题—骨干层(项目)”、“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群众层(问题)”三个层次。通过强化全员参与,夯实群体科研基础;通过骨干参与带动,以课题研究推动重难点问题的有效突破。
其次要“实现五个转变”,即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由“神秘化”向“大众化”转变,由“理论科研”向“实践科研”转变,由“自发科研”向“计划科研”转变,由“个体状态”向“集体状态”转变,由“单纯写论文”向“为发展服务”转变。学校的教育科研要把“务本求实”作为基本要求,重在引导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要“强化五个结合”,即强化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教育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优秀教师结合,教育科研与学校特色建设结合。
课题开题会明确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适合的教学方式,科学的学习方法”将指导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科研型、学习型的干部教师团队成长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成熟,这所致力于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好、带领全体教师用心做研究做教育的“培养+研究型”的好学校,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构建和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育人品质将进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