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年级工作计划展示交流高标准进行
2009年10月12日上午行政会,在雷校长主持下“全校各年级工作计划交流活动”如期进行。小学部各年级、初高中非毕业班年级组长,各学部主任、主管主任,学校各职能部门主任参加了会议。
雷校长说,这是各年级工作的汇报会、交流学习会、展示会,各学部各职能部门主任均参加今天会议,同时这也是工作的落实会。
我们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跨学段办学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我们的学生来自省市区内外、国内国外,师生跨地域为大家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条件,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善于整合这些优势的教育资源,“遵循教育规律的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地办好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为此大家有必要相互了解各学段的课程和活动,做好中小学衔接教育培养的工作,这对于学校发展以及我们个人的发展都相当有益。
随后,高一年级组长邓山、高二年级组长樊景玉,初一级长金俐、初二级长王彩玲,小学六年级长牛丽红、五年级长刘希云、四年级长李春城、三年级长王崴、二年级长范鸿飞、一年级长龙旭、学前组长富英华,依次就本年级新学期工作计划进行了交流。在10-15分钟的既定时间里,各年级组长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地从现状分析、年级目标、重点工作、具体安排等方面进行计划讲解。会议紧张但轻松,充盈着相互借鉴、学习提高的浓厚氛围,近三个小时的交流分享,把大家带到了获取新信息、不断碰撞、启发思考、提升事业精神的美妙境界。
会议中,应雷校长的特别邀请,初中部数学教研组长、初一备课组长、“红旗教师”成慧民老师代表初一年级学科备课组,就本次月考质量分析情况向全体与会干部老师进行了专题讲解和培训。
雷校长点评说,成慧民老师作为教研组长、特别是初一数学备课组长,他的分析、他的备课组长工作十分到位,初一年级的英语组长赵全明老师、语文组长赵西莲老师的分析也很值得各年级借鉴;如果全校每一位备课组长都像他们这样的思考工作、这样的开展工作,备课组的作用就能发挥的很好,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和突破。
“提高质量、办好学校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作为年级组长,除了团结广大班主任、学生、家长,备课组长是年级组长抓质量、促提升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如何调动并发挥备课组的学科作用,这项工作关键而重要。
会议结束时,雷校长进行了总结点评。校长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交流学习分享活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今天我们更多的是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中思考和学习,这是学校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期末的时候我们还要举办期末年级工作成果展示分享等系列活动,将采取年级申请与学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相信到时各年级带给我们的会更深刻、更精彩、更难忘。就本次计划交流会,校长作了以下概括和点评:
第一,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已经形成。
学校的后备干部队伍主要由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以及部分备课组长、优秀班主任等组成。本学期全校各年级组长更换较多,新老组长各半。但从本次计划交流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老组长”更加的成熟,大家对年级工作思考更加清晰、深刻了;“新组长”起点很高,年级思路措施清晰可行。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已经真正发展起来,能够承担起更好建设学校、继续发展学校的重任,这点特别让作为校长的我感到欣慰和自豪,谢谢大家!相信大家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二,本次交流有很多有价值的亮点。
各年级计划围绕本年级特点、实际而开展工作,抓的“准”、思考的“深”、落的“实”,年级思路基本清晰,其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亮点,借得大家相互借鉴和学习。如:
高一级邓山老师提出从高中起始年级以“做笔记、作业规范、纠错本”的措施为突破口,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全体教师的齐抓共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做法务实可行,同时关心理解并支持同事工作,大家和谐共事,这是我们特别倡导并已经有很好基础的学校文化;
高二级樊景玉老师的“班主任系统培训课程”、“给学困生新的人生起跑点”、“抬起头(想学习)——拿起笔(能学习)——用心思考(会学习)”等思路做法很有价值,坚持做起来做下去,一定会有好效果、有突破;
初一级金俐老师在整体思考年级课程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年级综合选修的系统开设、利用家长资源开设的“博雅讲坛”、“学生义工联盟”等举措很有创意,有价值。
初二级王彩玲老师“学情反馈形成制度”这一做法非常及时有用,对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我们要强化了解、分析和把握,注重及时督促、及时的反馈和跟进。
牛丽红老师提出的六年级“青春早期教育”很有价值,我认为这是小学现阶段工作的一大突破,可以进一步细化并贯彻落实;此外年级工作格言非常有意义,这不只是一段话的问题,如果这些话语能够深入年级组全体老师并得到认同、内化为行动,这就会成为年级团队的共同价值观,成为团队的文化。文化会让我们感受到无形的力量。
五年级刘希云老师提出“要做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年级班级内设立学生“组长助理”并开展工作,开设新概念英语校本课程。就本次交流而言,刘老师的现状分析很到位,他指出年级老师的“个体很突出、但未完全形成团队”,十分准确。期待大家共同努力,全组老师在建设团队中更好地贡献价值、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四年级李春城老师“轻负荷、高质量”的工作思路,非常吻合我们学校的特点,也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未能很好处理的难点问题,这思路很有价值、要坚持并落实起来。
三年级王崴老师的“年级大课表”“多元家校沟通方式”等有价值,很值得大家借鉴学习,期待三年级老师能够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二年级范鸿飞老师提出年级组全体老师要“开放课堂”,随时接受听课观摩学习。这种开放的行为,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开放自己,促进学习交流,从而提升发展我们每一个人。
一年级龙旭老师对现状分析也最为到位,对于一年级小孩子特点、行为和措施的分析非常精准,年级队伍建设目标中的“蒙师专家”我最为赞赏,我高看这样的追求、也相信这个目标龙老师她们一定能够实现。
富英华老师的“多元智能潜能开发课程”很有基础,从衔接培养的角度可以进行很多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尝试、实践。这学期她们要进行课程成果展示,大家一定要前去观摩学习,考察一下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来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
第三,学校理念思路已经得到内化。
作为民办学校,我认为我们较好地“遵循教育规律的满足了教育市场的需求”,这是我们学校成功办学的重要原因。学校的办学理念思路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入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来开展工作,从计划交流中大家对于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到位了,大家对教育的感悟已经体现在认同学校理念,并已经内化为自己的工作思考和实践。
第四,“新学校行动研究”的实践成果已经凸显。
从优质学校走向理想学校,这是“新学校行动”的标志。优质学校的基本特征是能够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高效能的学校,我们学校的发展证实了这些。
全校各年级计划交流会结束了,带给大家许多的学习、思考、启迪和实践完善。新学期学校学部各层级的计划交流,网上网下结合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正在系统化、规范化、富有活力和创新的开展起来。
一所“师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需要”的优质理想学校,正在为这些执着教育追求、有思想、有经验、有能力的优秀团队所建设、所创造,一个遵循规律贴近本质,知识学习充盈,师生自觉主动投入、情感充分交融,知识性和培养性都很强的新学校教育正在孕育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