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一个反常的律动
岁月在晨风中流逝,感慨在思绪中萌生,不知不觉,我已从教六年。六年的教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艰辛与漫长;六年的欢声笑语让我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与幸福。平淡中有波澜,朴实中有色彩,无论是平淡无华还是收获成功,无论是失落悲伤还是激情澎湃都让我有勇气来说说我的教育故事……
那是我参教第二年的一节音乐课,四年级四班的同学像往常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教室外,课前音乐响起,他们合着音乐声走进教室,由一个同学在前面带领大家按音乐的节奏做着律动,一切是那样的井然有序.(由于四班是我校与少年宫舞蹈班联合办学的,全班的音乐基础好,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女生是学舞蹈的,因此我就要几个学舞蹈的学生编了一套课前律动的动作,上课前全班同学都合着音乐做这套动作进课室上课.) 突然,我觉得有些不对劲,后排有些同学在笑,动作也不整齐了……我迅速往后面一看,发现站在后面的卢晓毅同学没有和大家做一样的动作,而是伸腿哈腰地做着和别人众不同,引起同学的窃笑……
我“啪”的一声关掉音乐,大喊一声:“卢晓毅, 你在干什么?” 全班同学都朝他望去,卢晓毅此时也停了下来,脸涨得通红,低着头,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等着我的训斥,全班非常安静,似乎等着我的咆哮. 只是几秒钟的时间,我的脑海急剧地翻腾着.(平时上课我向来是以尊重学生的兴趣为主,我这样大声喝斥他是不是有点不妥呢)我走到他身边对微笑着对学生说: “刚才我和同学们一样,看到卢晓毅同学的动作和大家不一样,还引起了我们的大笑,但是,我觉得他的动作十分有创意,和我们的音乐很和谐,感觉很好,现在,我们请他到前面来给我们表演怎么样?同学们先是一怔,当看到我热情而真挚的表情后,便异口同声的喊出了“好”,此时, 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他胆怯的看着我,还是有点不敢,我伸出大拇指:“上来吧,我们相信你一定能行”。他终于走上前来,随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了,开始还有一些拘谨,慢慢的就放开了. 他的动作有劲、流畅、动感十足,结束的时候,他还摆了定型动作,颇有点像迈克·杰克逊的味道。我又大喊了起来:“同学们,他表演的好吗?精彩不精彩”?此时同学们都带着惊奇的目光看着他,嘴里情不自禁的道出了“真酷”。
我摸着他的头对大家说:“感谢卢晓毅同学精彩的表演,我想知道你怎样跳的如此熟练的?”他说,“我很喜欢这首歌曲,昨天我在家里自己编的”。听完他的话,我大彻大悟,这个平时不起眼,甚至有点调皮的学生居然也对音乐如此执着,并敢于去表现它。如果我今天由于他启发的窃笑而批评了他,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可能就是最大的祸首而无形的抹杀了一个孩子的兴趣、信心,以至他将来的人生。我为自己的冷静感到怯喜。于是,我对全班同学说,“现在请同学们像卢晓毅同学一样自己创编动作,只要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通过动作把你内心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出来,看谁跳得最好!”。在他的感召下,同学们不像往常那样拘谨了,自由得开始创编,看着同学们的表现,我心情很不平静,想了很多……
我想我如果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游离的眼神;多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这样他门才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自信,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想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如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征,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就不会出现刚开始的大声喝斥了。
我想如果当时我批评了卢小毅同学破坏了课堂的纪律,要求他与其他同学做统一的动作,那么他会认为没有破坏纪律,是老师强加的,自尊心因此受到伤害.他还会认为上课只能听老师的,不可以自由地创造,他的创造能力可能从此就被扼杀了.这对以“传道授业 解惑”为宗旨的教师来说是很悲哀的事.现在想来庆幸自己能够及时地纠正错误的判断,对小卢同学给予了真诚的鼓励和肯定,才使教学活动收到了好的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启发和带动了其他同学的创造热情.
我想我如果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他们个人素质、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如何,都真心实意地去爱他们,既当严父,又当慈母,在学习上、品格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热心关怀,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就不会出现我要卢小毅同学单独上台来表演出现的胆怯目光……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俗话说:教师的活儿是良心的活儿,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上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从那以后,我的课悄悄的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教学生固定动作,只是示范引导;不再让学生引领,而是让学生启发思维,不再让要学生遵循统一,而是寻求差异;不在要学生循规蹈矩,而是注重自我表现;不再要我的课固定模式,而是千变万化;不再要我的课堂只有歌声,还要有掌声、笑声、呐喊声,那掌声是给予学生自信的起源,那笑声是学生心声的绽放,那喊声是对美的肯定与宣泄,声声震耳,声声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