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数学组举行三五年级质量分析研讨
我们就是这样做研究的
3月12日晚上7时,在学校会议室,小学部教导处组织召开了小学部三、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会。学校教科研中心钟和军主任,小学部孙玉强、江红梅主任和相关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数学教研组长陈军老师主持。
首先,熊国娟、周志红两位备课组长对这一次测试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她们分别从“考核的内容、目标”、“考试的题型”、“整个年级各班成绩各项数据分析对比”、“存在问题的例举与相应对策的说明”这四个方面对这次测试作了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分析。两位备课组长的综述让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整个年级整体的优势与不足,找出了共性,也找出了差异。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随后,三、五年级四位科任教师又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交流。五年级的王建平老师和三年级邹丽群老师就依次对这次测试的失分点作了详细的分析。王老师谈到从本次考试中引发的四点思考和两点困惑(“图形的旋转”多种教法尝试不成功;潜能生辅导问题)一个决心(对“保五争三”充满信心)以及潜能生辅导措施四个方面作了分析。邹丽群老师结合一组失分最大的数据分别从“出了什么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三方面,再结合典型题型的分析,对本次的失分点作了探讨。
蔡红莉和赖陈玲两位老师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例如:课前5分钟的数学小竞赛;学生课堂上作业互查;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讲评分层分类,解决问题注重审题的指导等。两位老师所教班级在这次测试中,计算题等方面的学生考试成绩较为突出,可见这些扎实而细致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接着,数学教研组长陈军老师对存在的问题(知识掌握不准确,不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能力不强;计算正确率不高;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应继续加强)作了讲解,特别强调围绕三个突破(突破课堂;突破练习的有效性;突破考点研究),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以最终取得“考试成绩,学生能力,学科素养”的突破。
钟和军主任在充分肯定了本次质量分析会的意义的同时,特别认同老师们在交流过程中提到的一些好的方法(练习分层,同桌互查等)。在老师们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为什么错题学生总有不订正的现象?” “课本练习为何没有落实到位?” “怎样处理好学科素养和考试的关系?”等问题,并对“简单运用与灵活运用”通过举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孙玉强主任则从多个方面作了指导性讲话:1、课本练习题要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人人过关;2、以历届考题和教辅资料作为参考,相似、变型、创新题作为研究点,提高课堂的效率;3、教学目标、练习设计、作业布置都要有分层,落实因材施教;4、要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5、部分学生要建立错题本;6、数学草稿纸书写也要规范。孙主任的分析使大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明确了怎样弥补不足的措施。
江红梅主任结合了自己的亲身体会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1、上出学生期待的好课:教师要提高个人魅力;2、实现当日目标检测:每天一小考,有针对性地练习;3、注重知识的拓展:作业布置体现分层性;4、一题多变:一个内容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她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说明怎样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最后,陈军老师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说:老师们以饱满的精神,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去做好工作的同时,也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我们不仅信心,更有能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对考试进行质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考试质量的分析,了解学生对教材、教法的适应情况,诊断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潜力、适应性、能力等,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或适应考生特点的学习指导。
本次的质量分析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的分析会,紧紧围绕学校“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思路下进行。老师们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进取,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高分数、高素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