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部“课堂研讨月”优质课总结表彰会隆重举行
小学部“这里有一群好老师”系列报告会:
小学部“课堂研讨月”优质课总结表彰会隆重举行
12月26日下午,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报告厅喜气洋洋,小学部“课堂教学研讨月”暨优质课总结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次总结表彰大会是小学部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大会,也是“为明杯”教师优质课及习题设计大赛获奖教师的颁奖大会。这次大会分三个篇章进行:
第一篇章 “聚焦课堂提高质量”教研组总结:是由马晓虹、陈军、李旭、雷永国及张东平五位教研组长就本学期教研组开展的系列教学研讨活动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和介绍,并结合本学期开展的“为明杯”优质课活动进行了精要的评点。
第二篇章 “成长是最好的选择”学部总结颁奖:校长办公室王坤龙主任、初中部唐少生主任、小学部孙玉强主任、郭长华主任、江红梅主任为获奖的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之后,教导处江红梅主任就本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作了题为《成长是最好的选择》的主题发言。
第三篇章 “我与课堂”学科教师主题交流:由获一等奖的八位教师结合会议交流主题“我与课堂”,讲述了各自专业化成长的故事。这八位代表教师是:唐春霞、范鸿飞、李春城、汪惠兰、熊国娟、周志红、苏丽萍、詹瑞芬。
第一篇章:精彩源于用心
语文教研组《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马晓虹老师在《精心预设,精彩生成》中阐述全面,点评细致。对22节优质课中所呈现的精彩花絮,精心设计逐一作了肯定。
她在报告中说道:语文组的老师们提升很快,讲课质量很高,整体进步很大。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开展,是对学部“预设与生成”这一课题研究的大检阅,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理清了教学内容,找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学会了多元教学评价。接着马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这次优质课大赛的收获:(1)准确把握语文教学阶段目标:生成本质;(2)深入明确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生成重点;(3)以学定教突出重点顺学而导:生成保证;(4)多元评价适时有效促进发展:生成催化;
马老师在报告中总结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生成,因预设而精彩!
数学教研组《打造优质课堂》
数学教研组长陈军老师在报告中结合数学组的教学模式在优质课及研究课中的精彩运用,生动地展示了数学组教师的智慧课堂,陈老师的讲述让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陈老师在报告中讲述到:通过这次课堂研讨月活动,我们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在新授课方面我们的课堂模式的内涵得以丰富:以问题为主线,以有价值的、有启迪性的问题为主线,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是要以全体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新知为平台,是以新知为切入点,新旧知识相结合为平台,巩固深化。
英语教研组《课堂 效率 质量》
英语组教研组长李旭老师在课堂教学总结中回顾了本学期所做的四大重点工作: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课堂打造、教学模式构建、学科活动提升。
李老师特别就有效课堂的打造向大家介绍了英语组开有的系列研讨活动。如特级教师进课堂,“海教杯”参赛课,教研专家到校指导以及英语组参与的课题研究活动等。就英语组教学模式的构建,李老师也进行了总结。
艺术教研组《开发每一座宝藏,追求每一滴成功》
艺术教研组在本学期工作中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在扩大学校品牌影响力方面功不可没。在总结中,雷永国老师以“开发每一座宝藏,追求第一滴成功”为题从四个方面对艺术教研组一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1)立足课堂,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发宝藏。(2)兴趣引导,重点培养潜能学生,挖掘宝藏。(3)潜心研讨,形成有效教学模式,打造宝藏。(4)活动竞赛,凸显艺术教育成果,成就宝藏。
在讲话中,雷永国老师列举了艺术组老师获得的各项大奖,这些大奖不仅数量多,而且层次高。充分证明了我校的专业教师的素质,也证明了学生在我校的最优的成长。
科体教研组《注重教学品味 提升教学质量》
科体教研组长张东平老师在总结中阐述了全组老师在本学期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总结中,张老师就教学质量的提高,运动技能的培养以及有效课堂的打造,教学模式的构建四个方面介绍了科体组所取得的成绩。在总结中,张老师谈到了我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是注重文化与体育的结合,注重艺术与体育的结合。就学部体育兴趣小组的开设,以及课程的开设进行了细致的介绍。
最后,张老师以成果展示的形式一一列举了全组教师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第二篇章:精彩源于成长
江红梅:《成长是最好的选择》
结合“为明杯”教师优质课大赛及习题设计大赛活动的开展,围绕学部教学方面的系列研究活动的进行。同时,针对学部的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江主任作了《成长是最好的选择》的发言。
她在发言中强调: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成长体现在课堂的成长。一个教师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认识不同,工作起来的快乐感就会不同。
她在报告中总结说:在小学部的教学舞台上,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地耕耘着,在工作中,大家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不仅仅是精力,而是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对学生的高度负责,源于对工作的高境界的热爱。基于这种认识,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良好局面——一个合作的高效的团队。教师们在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中学习,在相互为师的团队中成长。
成长是教师唯一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篇章:精彩源于勤奋
唐春霞《今天,我这样做教师》
在本次优质课大赛中,唐春霞老师喜获一等奖第一名。她在报告中回忆了自己加盟北大附中以来成长的历程,在唐老师挚朴,真诚的话语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自己所取得成绩的一种欣慰,更是对北大附中的一种感激,对那些曾经帮助过她成长的同伴以及团队的深深的感激。从报告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唐老师的成功来自于她的勤奋好学业,来自于她的深刻反思,来自于她的敢于实践。唐老师的成长让我们想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真理。
唐老师的名言是:
成长在课堂,功夫在课外。
读专业书籍,可以夯实我的业务功底,拓展我的专业视野,帮助我解决上的困惑,使我在课堂上能够游刃有余,
读教育杂志和教育博客,能让我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我可以直接从中选取众多教学案例,吸取经验博采众长,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读人文类书籍,可以使我从名人身上汲取力量,提高我的人文涵养,慢慢积淀文化底蕴。
读写学生和为学生写的书,能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跟他们有更多共同的语言。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范鸿飞《好课是“学”出来的》
范鸿飞老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自己的课堂成长变化,她认为今天之所以能上出一堂好课,关键在于“学”。
通过向名师学习,自己的课堂变得扎实,变得回归,变得高效;
通过向名师学习,自己的课堂从幼稚变得成熟,从目标的单一变得多元。从范老师的成长变化过程,我们看到了一位教师打磨自己,提升自己的勇气。在课堂教学的道路上,范老师付出了太多,就像她所描述的:为了一堂课,在空空的教室里反复揣摩,一会儿想象学生的回答,一会儿想象自己的语言。几易教案,几回试讲,历经磨难,终于取得真经。
任何一名教师,只要用心锻造自己,善于打造自己,勤于经营自己,勇于超越自己,就一定会走出平庸,走向成功。因为,心态决定一切,创造改变自己,信心成就事业。(范老师语)
熊国娟《做一名勤奋的思考者》
在“海教杯”的决赛名单里,熊国娟的名字被写在了第一。
是什么成就了这位年轻的教师?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思考,让我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正是思考,让我的课堂呈现出别样的风采;我相信只要与思考相伴,做一个勤奋的思考者,人生的精彩还会不断延续!”熊老师认为,做一名教师,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其次,她还强调课堂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以及课堂充满活力的技巧性、课堂延伸的艺术性。教师只有从“新”“趣”“实”“活”上下功夫,就能上出好课。
周志红《把学习当成习惯》
周志红老师以数学组第一的好成绩夺得一等奖。
周老师的经验就是“把学习当成习惯”。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专家学,向同事学习。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成功就必须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周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生动地阐述了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收获,从周老师的成长就,每一位教师都深有感触。
教师只有把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结合起来。并且不安于已有的成绩,始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学而不厌的精神,才能超越自己。(周志红语)
汪惠兰《精彩源于改变》
我是的专业是音乐,但从教八年来,我一直在学习中改变,在改变中,我收获良多:只有“教学相长”才会使我们的“天地”——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汪老师重点讲述了自己的改变过程:教学认识变深了,教学方法变活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从“居高临下”到“平等对话”;从“满堂问”到“主问题”整合……汪老师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标理念影响下的一批教师成长的过程。
孩子们学有所获,一如暖阳般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萌生出一种“看我七十二变”的冲动,不,不是冲动,一定是行动,改变还会继续,因为精彩源于改变!(汪惠兰语)
李春城《这山望到那山高》
好课成就名师,名师成就好课。李春城就是这样一位从好课中走出来优秀教师。每一位听过李老师《伯牙绝弦》的老师,都会深深地回味那纯正的,雅韵的一节真真实实的语文课。在李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了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无痕。在李春城老师的报告中,他讲述了自己从设计到实施的每一环节的过程。
苏丽萍《静思我的课堂》
苏老师在自己的成长故事中深情地讲述:我是一个年轻的英语老师,从懵懂无知到渐具经验,从惴惴不安地面对学生到能老练娴熟地驾驭课堂,从一个毫无思想和理念的年轻教师到一个渐渐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成熟老师,其间,倾注了无限的心思,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我成长历练的过程中,有过苦恼,有过欢笑,有过泄气,有过骄傲。渐渐地,岁月洗涤了我那颗浮躁的心灵,我能完全沉浸于我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寻觅着,执著着,探索着,收获着,而我的学生也同样如此,和我一起快乐地感受着英语学习带来的乐趣。
苏老师从灵活多变的课堂导语设计,从丰富的情境创设,从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整合等方面谈到了自己的英语特色课堂。她的方法简洁高效,实用易学,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詹瑞芬《我的“有效课堂”》
六年级英语教师詹瑞芬老师从有效课堂的几个角度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课堂的特点。她认为自己成功的做法是:调动学生状态,进入课堂;突破重点,创设情境;丰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进,注重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
詹老师来到我们近五年,一直默默地,勤奋地工作,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创设了自己的特色,而且以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赢得了家长的好评。
附教师获奖名单:
小学部“改进课堂”系列教学研讨活动获奖名单
1、“海教杯”特色课例
一等奖:熊国娟、包新云、赵彦
2、“为明杯”习题设计大赛
一等奖:
语文:龙 旭、唐春霞、包新云
数学:王建平
英语:彭娜
二等奖:
语文:王林同、李晋雯、朱淑芳、吴溯凌、陈秋华、曹健霞、李颖倩、李迎春、赵雯静
数学:李亚书、周志红、邹丽群、熊国娟
英语:童君、苏丽萍、贺光艳
3、“为明杯”优质课教学比赛
一等奖:
语文:范鸿飞、朱淑芳、唐春霞、李晋雯、王林同、李春城
数学:周志红、邹丽群
英语:苏丽萍、詹瑞芬
二等奖:
语文:苏小莉、李颖倩、罗艳云、刘志勇、李梅、赵雯静、汪惠兰、曾敏、牛丽红、吴溯凌
数学:王建平、蔡红莉
英语:童君、文静、覃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