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学生参加“端午节”校园实践活动
浓浓端午情,拳拳赤子心
——初中部文综历史备课组研究性实践活动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2008年,端午节首次被定为中国法定假日,表明了人们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初中部历史备课组利用这个传统节日开展了以“浓浓端午情,拳拳赤子心”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早在端午前的两个星期,初一、初二的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访谈等方法,进行了首轮以“端午”为主题的研究学习,并以校园webquestion 平台为依托进行成果展示。通过研究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端午节由来、各种传说和各地异彩纷呈的节日习俗等。我们在回帖的同学中选拔了一批优秀者,参加6月6日的包粽子实践活动,以此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节日的氛围,同时向师长、同学、父母送上节日的祝福。
6月6日大课间,初一年级的郭宝泽、孙一诺、林山珊,初二年级的陈旭暖、万斯宸等15名同学在何卓文、吴碧媛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饭堂的厨房,进行了包粽子的综合活动。
来到饭堂后孩子们马上洗手就位,细心的聆听饭堂阿姨、叔叔们的现场培训:怎样选箬叶、怎样裹粽子、怎样扎粽子。在饭堂师傅们示范之后,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马上开动,亲手制作。
开始时同学们功夫尚浅,裹的粽子大多扎不紧。后来慢慢地,孩子们的各式作品竞相出台,形状各异,有扁的、长的、正方形的……千奇百怪。连饭堂的师傅们都被孩子们的“粽子大军”镇住了,纷纷赞扬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超人的创造力。厨房里一片欢声笑语,大家都在相互欣赏着各自的作品,其乐无穷。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饭堂的师傅们,一早就帮我们泡好糯米,买好了箬叶,尤其是周智佼师傅,还牺牲了中午的休息时间为我们煮粽子。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80个粽子包好了。孩子们兴奋的不得了,他们只吃过粽子,却从来没包过粽子,现在才发现包粽子原来也是一门学问;他们甚至不曾动手煮过饭,而简简单单地包一个粽子,也要付出辛劳和汗水,他们这才感受到了父母亲的辛劳!
实践活动带给孩子们的体验和感受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当孩子们拿到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时,自己都舍不得吃。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重要的节日里表达他们的爱,把粽子献给老师和父母。
粽叶飘香,端午情浓。孩子们的感恩之情得以升华,生活体验活动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也给孩子们许多有益的收获。
在本次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搜集资料,相互合作,自主学习,极大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丰富性,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同学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办学宗旨。
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