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举行阶段报告会
4月17日上午,我校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构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与途径研究》的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会在学校会议室进行。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总课题负责人安文铸教授到会指导,我校课题主持人雷丽霞校长、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
教科研中心钟和军主任代表学校课题组作了阶段性研究报告。该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新课程实践,提高了教师们对教育的理解,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美誉度不断攀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化团队得到有力建设,形成了较突出的、有价值有意义的育人成果和研究成果。
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结合学校学年工作重点,课题组采取行动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等方法,通过实践“教师第一”的理念,强化理念目标的认同,强化校本培训模式途径的创新,强化理念转化为行为,强化制度与文化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课题组在推进研究中主要有以下三个重点:
通过校本培训的模式与途径的创新实践(“四个平台,十二个实践切入点”),不断为教师专业发展“优化环境”;通过校本实践研究(“五个一”学习工程、课堂研究、专业技能大赛、强化艺术教育等),为教师发展“搭设平台”,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制度与文化的持续建设(科学规划、绩效考核与发展性评价结合、评优达标活动以及名师培养工程实施等),不断挖掘调动并“激活潜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团队建设。
学校的高品质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名校长名专家高度赞誉,成果输送促进校际交流,学校办学深受广泛好评。我校教师队伍稳定,对教育事业有追求,对学校忠诚热爱,关爱每一个学生、服务意识强、努力创造育人成果,体现出极强的事业心、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随后,课题主持人雷校长强调指出,学校一直坚持并落实“教师第一是学生第一前提”的理念,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改变、成长的过程。教育教学的关键变量是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了,学生才有可能最优发展。我们学校教师追求这样的教育境界:不断提升美好生活品质、生命质量,同时以丰富的教育成果来体现教育的价值和自身价值,因为“好好工作是为了好好生活”。其次,“理念转化为行为”仍然是教育实践的难点,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四大平台、十二个实践切入点”,取得明显的实效。我校教师们工作动力足,对教育教学实践兴趣深厚,研究型教师群体初步显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重要支撑。
安教授在扼要介绍总课题组及实验情况之后,谈到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教育部提出“教育是提高国家软实力”,认为北大附中所做的工作就是为提升教育软实力、培养学生素质而进行的很有意义的基础教育。他说,雷校长的发言简短但深刻,话不多但份量重,同时高度评价了我校课题研究及所取得的突出成效,认为北大附中课题扎实开展,突出体现了理念引领,深化实践的特点,研究水平、研究层次高,成果显著。5月初“课题中期总结暨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届时总课题的各实验学校将到北大附中观摩学习。
本课题研究将继续坚持“来自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思路,注重课题资料的积累和及时分析,分阶段推进实施课题研究重点,努力突破一些重难点问题,以课题研究的规范实施来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为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专业化团队提供支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