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抓” 变差异为资源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在这里面对面地交流。我是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语文教师。早有耳闻,同福学区名师荟萃,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说实在话,在我们北大附中一直不太赞同“差生”这样的提法,即便大家早已习惯了这个称呼。可是我们还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样也有自己的劣势,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这毋庸置疑。问题是我们如何发现学生的亮点,激发他们的潜能,培育他们的优势,从而使他们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其发展的速度不同,所需要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往往不同,因而“因材施教”很有必要,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是要“重在激活”。在此意义上对于那些学业上暂时落后或困难的学生,我们更加愿意称之为“潜能生”。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突出“三抓” 变差异为资源——我们的“辅差”策略与方法》。对于“潜能生”的培养,概括来说我有三个招数,算是三个有效的办法吧。
突出“三抓” 变差异为资源
——我们的“辅差”策略与方法
(一)抓学风,面向全体分层施教
我校是一所面向市场的民办寄宿制学校,对于是公办学校的重要补充、建校不到六年的民办学校来说,我们的生源实在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学校坚信,如果能够把潜能生转化、让原本优秀的变得更加优秀,那么我们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大。也正是这样,北大附中凭借这种极强的教育加工能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誉。
我现在任教的4年级1班,是我从1年级带上来的直升班级,中途还有不少插班的学生。在班里,学生发展的层次各不相同,差异性很大。我带班的宗旨“抓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就是要“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班级”。在这样催人奋进的环境和集体里,“潜能生”也会被充分调动激发,积极向上起来,“和谐”才能创造美!教学的高质量就是整体整合优化中变得水到渠成。
和谐班级如何创设?核心因素是:学生和教师。我校倡导推进“班级主导群体建设”。即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生活教师、科任老师、骨干学生和家长代表群策群力,共同管理和建设班级。每一个科任老师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潜能生在课堂和课外活动的表现,班级教师之间及时沟通并反馈;作为班主任和同是语文教师的我则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关注学生,重点关注“潜能生“。我充分整合任课老师的力量,同时创设机会给“潜能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让他们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拥有成功的体验和自信,使他们感受到“求知和进取是最大的快乐”!
杨XX——-快乐的“班主任助理”
杨XX,到现在离满10周岁还差近9个月。寄宿在校,人长得漂亮,可惜性格内向。年龄小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同班级孩子相比较,要慢一拍。本来性格就内向,再加上学习是弱势,可想而知这个孩子是怎样的情况。孩子内心是自卑的。老师若指望忙着做生意的家长在学习上有所辅导、有所帮助,那实在是不靠谱。只有不断挖掘她的优势,树立她的自信,“曲线救国”激发她向上的欲望。经过4年来我和班级任课老师不断发掘、培养,通过扬长,激发了她补短的内驱力。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现在的她,本学期主动竞选担任我的“班主任任助理”,是学校葫芦丝队队员,上学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二等奖!班级优秀小主持,学校京剧社成员。在上学期海珠区质量抽测中,语文成绩92.5分,进步非常之大。
班上的“潜能生”,我们多数用这种方法——“扬长激发补短的内驱力”,让他们逐步转变,每天都在进步,“进步就是优秀”。正是在这种“追求进步,不断超越”的班风学风建设中,孩子们的表现越来越出色。
现在的4年1班,学生乐学善思,班风和谐。领导这么评价“听你班的课是一种享受!(王新荣副校长)””你的班级我们最放心(韩主任)。任课老师说:”你们要上公开课或搞活动,找4年1班,错不了!(英语老师刘佳)”同年级的老师说:“抽测呀!你班多考些,给我们年级的贡献最大。”(向羚佳4年5班教师)
(二)抓习惯,突出学法重点指导
《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更鲜明地提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朗读的习惯
每天早上短短的20分钟早自习时间, “潜能生”们一定是我辅导的对象。每天指定请他们站在教室前面带领同学们早读。不上教室前面的同学,我就一直站在他们旁边听他们朗读。他们清楚老师为什么这样做,也知道如果不把课文读好,大家会笑话他们。所以每天的朗读都认真对待。这样坚持下来,朗读的水平就逐渐提高了,生字、新词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水平再高一点的,就可以在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中担任主持或者主角了。孩子都有表现欲望,况且,一旦担任主角或者主持,我会打电话通知家长,请家长和同学们一起见证他们的进步!
2、阅读的习惯(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
阅读时间有保证:
利用每天的课间、午休后,下午上课前的20分钟时间;
学校每周安排1节阅读课时间。
晚自习7点以前我们也用来阅读。
阅读内容有确定:
一读:课本教材
二读:教材配套教材《同步阅读》
三读:《推荐书目》课外阅读根据个人情况量体裁衣。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生优秀作文》这是班级订阅的刊物。)
阅读书籍有条件:
我校既有阅览室,又有电子阅览室,为学生阅读创造了条件。我为每一位学生办理了学校“图书借阅卡”,学生可以随时借阅。阅览室藏书丰富,若想上网查找资料,还可以自行电子阅览室。每个班级有图书角,书架上的书籍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如《福尔摩斯侦探》《马小条系列》,老师根据学习需求推荐的书籍:如《爱的教育》、《昆虫记》、《名人传记》等!
阅读结果有反馈:不论是同步阅读,还是课外读物,我们坚持两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形式不一,有口头表达,有写读后感,有读书系列手抄报展。期末来一次“晒书”统计,比一比谁读得书多。
3、预习的习惯
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如果预习好了,上课的效率就会高许多,老师不仅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很快乐!我平时是这样要求学生预习的。分几步走:读、写、摘、背。
读书由家长或者组长签名,把主要内容写在课本或者《课堂练习本上》摘抄也在《课堂练习本上》进行,背诵自由进行。
读—朗读课文。
上4年级以后,我要求学生是对课文进行整体单元预习。每当进行新的一组课文学习的时候,我会把本组单元中重点段落,或者优美句子,通过课件出示,指名学生朗读。还有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或者优美词语。基本要求:正确、流利,如果读的有感情,不仅口头表扬,而且在周末的时候通过家长信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表扬,颁发奖状。寄宿生一周回家一次,家长和学生尤为看重!
写—写读后感,写主要内容
能写出读后感或主要内容的学生,那肯定是对读书认真,对文章有了一定理解的学生。再差的学生,经过长发期的训练,多多少少能找到一些感觉,一旦考试起来,差距也不会太远。
摘—摘抄,摘抄好词好句,并写上欣赏的理由
摘抄好词,请给这些词语造句,如果不理解,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查找工具书帮助理解。上学期抽测的时候,在阅读题中出现了这样的题目: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我班的学生,这道题回答得很不错,失分极少。因为我们平时有训练,有方法指导。
背—背诵重点段落,或优美文章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的好处也很多。本学期,还未开始上课,学生就已经把《古诗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化的双龙洞》部分段落背诵下来了,对理解课文大有帮助。
我校的办学特色——国学启蒙教育校本课程,从一到六年的孩子们都在诵读文学经典,如《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课前两分钟的诵读,每学期都对学生进行古诗文背诵过关的考核,进行国学小博士的评选活动。每学期每个学生要背诵25首古诗,六年下来小学生人人至少熟读300首古诗,到了我们学校的中学也有“书声朗朗”古诗文系列诵读活动。就是靠这种特色课程的开发建设和严格落实的课程评价,我们的学生无论是潜能生还是优秀生他们都积累丰富,文化底蕴日见深厚,语文能力也有些与众不同,高分数也就在孩子们的素质全面优化中自然而然的获得。
(三)抓评价,力求发展特色取胜(“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
1、发展性评价:学生发展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每个孩子是发展变化的个体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看起点,比进步,“进步就是优秀”。我们为每个孩子设立了《成长档案袋》,把每次收获的奖励都装入袋中,每月就行一评比,小结。
2、多元化评价:学校对学生不是按照一个标准进行评价。我校最优秀的学生不是“三好学生”而是“六小能手”(国学小博士、学习小楷模、礼仪小天使、网络小高手、才艺小明星、劳动主人),其他学生能根据这些项目,能当选其中的5小、4小、3小等荣誉称号!每周还会评选“进步小明星”“助人为乐星”“小小书法家”“礼貌之星”“爱校小天使”等称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受表扬的机会。
3、特色评价:在我们学校,每个班不仅有自己的班名、班徽、班训,还有班歌、班级格言。学校倡导“班班有特色,学生人人有特长”,开展了特色班级的申报建设活动。以我们年级为例:
4年1班:艺术特长突出,建立了以发展学生特长为目标的班级特色—-命名为“艺苑新蕾”班,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4年2班:体育成绩突出,年年获得学校“冠军王牌班“的荣誉称号,制定了“为学校输送优秀体育特长生”的目标—-命名“ 运动健儿 ”班,参加海珠区运动会,运动员多来自4年2班;
4年3班:学生知书达理。制定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班级目标,命名为“知书达理”班,上学期代表学校参加海珠区演读比赛,获二等奖中的第一名。
4年4班:环境保护活动开展突出,曾得到过广东药学院的赏识,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命名”绿色天使”班,宣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思想。
……
正是由于特色班级的持续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特长发展提供了锻炼平台,学生在多元化、发展化、特色化的评价中不断培育自己的兴趣,养成自己各种良好的习惯,发展自己的特长,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