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课堂教学“精品课”活动精彩不断
新学期开学伊始,小学部在“聚精会神抓课堂”上做文章,学部领导开学第一周就深入课堂听随堂课,每周两个年级,一直坚持了三周。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课堂,让老师们逐渐养成一种设计的习惯、形成一种精品的风气、打造一种特色的标志、成就一种技能的品牌,从第四周开始到第六周,我们进行了精品课堂竞赛活动。
每个备课组推荐两节精品课参加学部的竞赛评选,学部共有28节课依次展示,同学科教研组积极参与评比,最终选出五节课代表学部面向全校展示:语文(曾敏老师、包新云老师),数学(周志红老师),英语(赵彦老师),综合(刘希云老师)。
备课组推出的28节课节节有亮点,堂堂有精彩。老师们精心的设计、精到的驾驭、精致的板书、精彩的活动,让参与听课的老师大呼过瘾、大加赞叹。现采撷万一整理如下:
一、精心的设计、合理的预设,成就精彩
“强化设计课堂的意识,提高教师对课堂的设计能力。让老师们在精心研究精品课的过程中,体会到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设计成为一种习惯。”是我们这次精品课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以来一惯的做法。
本次“精品课”活动以学部《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预设与达成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为主导,形成课堂的基本模式,提升学科课堂的特色,每个学科形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我们追求的活动宗旨。
这些想法在本次精品课活动中都得到体现,其中周志红老师、苏小丽老师、刘希云老师、唐春霞老师、蓝秋萍老师、赵文静老师、徐龙剑老师、雷永国老师的课堂最为突出。
二、精到的驾驭、自然的生成,成就精彩
精品课的打造,需要老师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在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捕捉信息、调整思路、顺势而成。
在本次精品课活动中,老师们以“自我锤炼业务基本功,提升自身教学水准”为立足点,课堂上突显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让生成变成自然,让精彩不断呈现。
其中包新云老师、曾敏老师、赵彦老师、苏丽萍老师、周丽娟老师、文静老师的课堂最为突出。
三、精致的板书、重点的突出,成就精彩
板书设计在现代媒体广泛使用的当下,更显珍贵,老师的一字、一画都须精雕细刻、全身心为之。
板书体现出来的是一堂课的灵魂、本节课的重点,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丝毫不为过,因为它在一节课里长时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断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孩子们自然不自然地识记和理解老师所讲、本课所悟。
本次精品课活动中,很多老师的板书堪称精品,其中刘希云老师、李梅老师、唐春霞老师、曾敏老师、包新云老师、梁腾芳老师、董礼焱老师、吴溯凌老师的板书尤为突出。
四、精彩的活动、自主的参与,成就精彩
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过程,既重视学生学又不忽视教师的教即双边活动都要有设计和预设,积极探究“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落实“三维目标”,深入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预设和生成策略的研究,创设适合学生有效、高效、自主学习的优质课堂,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品课,成为本次活动中的普遍现象。
学生的小组表演、分组朗读、小组探究、自我展示、全班展示处处体现自主、时时创造精彩。其中吕雅老师、李彪老师、付新星老师、符聪老师、杨文君老师、蔡红莉老师、黄丹丹老师、曾敏老师、包新云老师、周志红老师等课堂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