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隆重举行区“十一五规划课题”开题会
2008年1月7日下午,我校在会议室隆重举行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国学启蒙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开题论证会。本次开题会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次开题会得到了海珠区教育局、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海珠区教育局副局长李明汉,广东教育学院教授、博士闫德明,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建中,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理论部部长费伦猛,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学部部长陈海燕等专家领导莅临指导。我校雷丽霞校长、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两个课题组的全体成员、校级课题主持人、初中部生活教师及其他科任教师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开题会。开题会由学校教科研督导评估中心主任钟和军主持。
会上,课题主持人小学部主任韩进丽、小学部教学主任孙玉强分别对《小学国学启蒙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立项课题作了开题报告。当中,唐春霞、徐龙剑、苏小莉老师分别介绍了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情况,以及所取得的部分成果。
期间,费伦猛部长代表海珠区教育局宣读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通知书,由李明汉局长颁发课题立项证书,雷校长代表学校课题组接受了证书。雷校长也向闫德明教授、陈海燕部长颁发了本次开题会的课题指导专家聘书。
我校国学启蒙教育以古诗文诵读和硬软笔书法习字为突破口,兼开设民间工艺课和武术、象棋、国画等选修课,辅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和国学系列活动,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习以养德,以美启智,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角度考虑,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古诗文诵读活动,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和无尽的收获,墙上的古诗配画,廊上的经典名言,课前的诗声琅琅,诗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每周一节专业教师的书法课(含欣赏)和每天30分钟的写字练习,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每个班学生学习一种民间工艺,有泥塑、牙签画、剪纸、砂画、豆贴画、插花、刺绣、编织、镌刻、石头画、风筝制作等二十余种。象棋国粹,智慧哲理;中华武术,强身健体,内外兼修。我校国学启蒙教育以人为本,直面经典,汲取精华,传承文明,培养有中国灵魂、文化底蕴深厚且精神丰盈的现代人。
同时,我校历来重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得课堂得天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无论从学科教学模式构建还是从学科课型的实践研讨以及教学设计实施等诸多方面,我们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研经验,取得了部分优秀的研究成果,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在学校的有力支持下,小学部把两项重点工作提炼形成科研课题,并以规范课题开展的形式进一步深化推进相关实践研究工作,反映了我校小学部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整体提升的发展阶段。通过科研和管理两条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推动力,使教育教学以及各项管理逐步走上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发展之路,创造出更多优质的育人成果。小学部这一举措在全校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带动的积极作用。
会上各位专家领导在认真听取课题组的开题报告后作课题论证指导,对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两个立项课题有意义,有价值,基础扎实,涵盖面广,与学科、教师发展联系紧密,体现学校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彰显了学校特色,同时对课题方案也提出了修改建议。专家们对课题研究的前景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他们表示将大力支持课题研究的开展,并预祝课题组能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建中代表海珠区教育局对我校两个“十一五”立项课题成功立项表示祝贺,他认为这两个课题都能很好体现了学校办学成果,体现了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体现了学校先进办学理念和鲜明特色。
他指出,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无论教育教学还是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进步迅速,社会声誉高,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展,小学国学教育已渗透到各个学科,并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具备了良好的研究基础、成果和水平,学校保障条件到位;
此外,课题研究与多学科、多方面的能力训练紧密结合,学生的自主自强能力、自信心得到很好培养,尤其从实践中学到了科学的程序方法,教师研究能力强,课题研究全面系统且广泛。因此,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两个课题研究很有推广价值、示范作用。
雷校长首先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对学校科研工作的具体指导,对于我校深入研究、完善课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帮助,同时欢迎各位专家领导经常走进学校,给予学校发展更多的指导。
作为海珠区政府引进的名校资源,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始终坚持两个定位:努力办好学校,为社会家长提供优质学位;开放办学,融入海珠,为海珠教育奉献优质资源。学校办学第六年提出“二次创业,再创辉煌”思路,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努力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以教师发展带动学生的最优发展。主要研究重点有三个:
一是什么样的科研才能兴校、兴教、兴学?我校的教育科研强化群体参与,突出“三个层次”(规范做课题、重点工作形成课题、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贯彻“结合、迁移、留余地”的七字方针;教科研与学校管理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教师发展,推动了学校全面发展。
二是将先进理念转化为教师行为,解决好教育的重难点问题,转化为学生发展的结果。我们学校提出“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但如何落实“中国灵魂”,小学部就提出了相对应的培养目标、思路、内容、课程、途径和方法等办学思考,3年多的国学启蒙教育实践作为校本课程得到了有力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个个孩子都获得了显著的积累和进步。
三是学校回归教育本质,提升育人品质,学校不仅传承知识更传承文化,通过传承文化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提升综合素质。譬如,每学期每位学生背诵25首古诗文,小学六年积累300首;每学期每位学生学会欣赏5首名曲、5首名画,小学六年积累60首名曲、60幅名画。这种持续长久的点滴积累,会让学生文化底蕴丰厚,精神丰盈,努力成为丰富的、健康的人。
这次开题报告会圆满成功,对于促进我校教育科研的分层实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通过课题研究将会帮助我们更系加统深入地提升工作质量,进一步锻炼提升教师队伍,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而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并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同时,随着全校上下对于教育科研认识的逐步提升以及有效引导的科研实践,我校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将不断得到提升,学校“二次创业,再创辉煌”的目标会逐步实现,把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办成为“名师成长的沃土,英才辈出的摇篮,教育科研的基地,文化传播的中心”,办成“立足广州、跻身全国、面向世界的、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名校”的奋斗目标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