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学科课堂教学发展诊断研讨会
12月3日周一行政会召开了“深化改革、细化措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专题研讨活动。会上初中部唐少生主任、欧阳缚龙老师向大家传递了到江苏南京参加“全国首届初中语文‘新课程、新精彩、新走向’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的教改信息,雷校长也传达了在天津市召开的“全国初中教育年会”的课堂教改精神,与会干部老师们就课堂教学改革话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交流。
此后,12月5日周三下午全校教研组长会召开了“学科课堂教学发展诊断研讨会”。雷校长、秦新春主任、韩进丽主任、各学部教学主任、中小学部全体教研组长、部分年级组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科研钟和军主任主持。
建校以来,我校一直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教育教学成绩,获得了崇高的社会声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上一学年在校长的具体指导下,全校掀起了“聚焦课堂,促进发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各学部、教研组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研活动、常规管理以及队伍提升等方面做出许多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钟主任介绍说,今天会议的重点是关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尤其是“诊断”的交流研讨,“诊断”包括有:①对我们课堂教学已有经验基础与优势的梳理总结;②找到并发现存在的劣势和潜力;③在总结归纳基础上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明确我们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增长点、提升点。
会上,高中部张笃华主任、初中部唐少生主任、小学部孙玉强主任分别就本学部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就课堂教学现状、经验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三位教学主任都作了较为具体详尽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雷校长发言说,作为管理干部要善于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把握教学本质,才能提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下三点:
一是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对“课堂”的价值取向,学校计划指出“没有课堂的成功,就没有学生、教师、学校的真正成功”,因此“得课堂者得天下”应成为我们每位干部、每一个教师的共识。
二是要把握住关键点,课堂的关键变量是教师。要抓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想办法改变教师,提升教师。
三是“诊断”为了什么?第一是总结提升成果,以更好地推广应用成果;第二是找出并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课堂教学。
校长说,课堂教学是慢功夫,需要不断加以锤炼,老师们需要关注如何促进课堂上的变化,要让自己的课堂有进步。明年是建校六周年大庆,我们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育人模式,重点是课堂教学,届时我们要面向全国教育专家同行和社会推出二百多节精品课。目前外界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远远高于学校自我的评价,说明我们已经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实力,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振奋精神,“理直气壮抓质量,聚精会神抓课堂”,我们一定能够赢得更大进步和发展。
钟和军主任补充说,在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中,需要进一步重视并充分支持教师的发展,为此建议切实落实学校的“以学评教观”。每位教师更多以学生课堂学习状态来评判自己的教学效果(即“以学论教”),以学生课堂学习的行为表现和结果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即“以学改进教”),其理论核心是“为了学而教”。
这其实就是在校长的学校计划中提到的——课堂教学“重点落实在学生学习行为(想学、会学、乐学)和学习成果(学懂、学会、高成绩、高素质)的改变上,体现在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
王维容主任发言说,要改变、保持和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就是解决好学生“想学习、能学习、会学习”的问题,重在端正孩子们的学习动机,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学有兴趣,更多地体验成功。
高中部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刘传生老师建议,课堂教学诊断要以个案诊断为主要对象,并认为课堂教学要在气氛营造(适宜学习的课堂氛围)、课堂道德(教师要有责任心)、课堂调动、教材利用、师生融合(强调目标达成度,激发表现欲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五个方面下功夫。他还指出,课堂改革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的病症表现在学生,根源却往往在教师自身。通过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就能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
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进一步达成了更多的共识:首先我们明确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我们要梳理明晰成果,加强对优秀经验成果的总结提升和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问题,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质量。为此我们逐步规范学部教学报告会并形成制度,各位主任、教研组长们要增强信心,带领老师们进行广泛而深远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更加鼓励老师们通过上好每一节课获得更多回报,获得更大的提升和发展。
系列的课堂教学诊断研讨以及教学报告制度的形成与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为学校“二次创业,再创辉煌”奠定更加扎实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