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听专家报告征文”总结交流会小学专场
6月22下午“听专家报告有奖征文”总结交流会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本次是小学部专场报告会。会议由雷校长主持,学校全体干部、教职工参加。
雷校长介绍说,本学期我们学校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题,请来了多名国内专家到校作报告,其中北大附中副校长张思明、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文喆、北师大赵德成博士这三位专家的报告给我们很大帮助和启发。老师们通过再次观看录像、写征文,引发了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当中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赵博士的“教师应当成为研究者”,张思明校长、文喆院长关于课堂本质的观点——“有效教学应当改变学生学习行为、改变学习状态、改变学习效果”。小学部正是通过实践反映了他们对于专家报告的学习和研究的成果。
交流会上小学部主任韩进丽以“赵博士是怎样进行有效教学的”为主线作了专题发言,把专家报告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了有效课堂教学的特点——“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指出“好的教学设计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选取影响教学效益的大小”“不同的教学实施带来教学效率的不同”。
随后小学二年级组长龙旭老师就如何与家长交往合作这一问题,作了“沟通由心开始——家校合作提高教育效能”的发言:要做好家校合作,教师要有科学的角色定位、畅通的联络渠道、灵活的处事技巧、让家长成为教育资源,使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成为家校合作取得“双赢”的过程。
小学四年级组以“让读书成为习惯”为主题,分别由杜小利、曾敏、江红梅三位老师代表发言:通过教师的设计和引导,“让不读书的孩子读了起来”;通过激发读书情感、体验读书的快乐,“让孩子读书有了乐趣”;通过列入班级课程、形成读书氛围、明确读书意义、开展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坚持读书养成习惯”。
校长总结时说,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但究竟要研究些什么?小学四年级组引导学生从读书中获取知识、提升实力,从小养成好的习惯,二年级组把教师、家长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共同服务孩子健康成长,小学部的研究体现了“近小实”的思路,突出小课题、小亮点、小成果的特点。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课题都要从身边小事入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沉下心来,把一件件小事、问题解决好。这样就能够逐步落实好学校培养目标,促进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学生最终成为“在未来竞争中有实力获得成功的人”。
随后校长就全国性教育技术培训以及我校作为广州市试点学校进行了全校动员,号召大家要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重点,进一步推动课程实施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技术能力、教学实力。
本次“听专家报告有奖征文”活动从4月底启动,目前全校发布在教师叙事网上的征文已达118篇。在本次活动中,学校领导、干部、教师、职员,包括生活指导教师、高三老师纷纷结合三位专家报告,从自己实际出发,撰写相关文章并发表到网上交流分享,全校掀起了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热潮。
结合专家报告,大家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增强了问题意识,锻炼了研究能力,改进了工作和教学,营造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提升了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