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组研究课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组研究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理论背景下,以有效教学为中心,通过集体参与合作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探索和创设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主题: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课堂
三、课 题:《生物入侵者》
四、研 究 点:自读说明文教学的结构模式
五、研究目的:
1、营造宽松的研究氛围,推动全组研究、学习的风气的改观,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依托,发动组织教师发挥群体优势,营造群体研究氛围,增强全体凝聚力。引导全员深度参与,明确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进行到底。
2、以科研指导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让参与研究课的教师都感受一节课从备课到课后总结的全过程。通过研究课去认识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初步建立学生自主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六、预设成果:
1、显性成果——建立自读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接受性学习方式得到改观。
2、隐性成果——规范常规教研机制,营造宽松浓厚的教研氛围。
七、活动步骤:六步三次
1、选题。教研组、备课组共同研究,提出研究课的题目、内容和人选;
2、备课。个人钻研备课、教研组和备课组集体备课、教研员(组长)指导备课三个环节;
3、上课。公开讲课;
4、评课。教师个人自评、同行评议、专家讲评,一气呵成,将研究内容不断引向深入;
5、反思。每人写出书面课后小结。针对评议的内容,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以及通过次此活动使自己获得的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教学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6、总结。进行组内总结。组长就此次活动开展情况向全体老师进行通报、总结,明确经验和不足,明确下一轮研究课的目标和方向。
八、组员协作:为了便于进行深度观察和深度评议,我们需要集中视点(不泛泛而谈、不面面俱到、不浅尝辄止、不人云亦云),针对“研究点”和围绕“预设成果”进行专项观摩,在此做粗略分工,评课议课时,老师们就以此专项为主要发言内容,谈深谈透,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当然也欢迎就其他视点进行评议。要求人人发言,人人有专题评议,人人有总结论文。
伍勇:上课、说课、反思得与失
张悦:做好课堂实录记录;
冯霞、朱东兴:重点观摩评价教学思路与程序、推进速度;
丁国华、唐少生:重点观摩评价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活动;
陈少君、赵西莲:重点关注评价课堂生成与达成、学生活动。
游春香、彭作舟:重点观摩评价预设目标达成度、课堂氛围;
丁建华:重点关注评价教师语言、体态、板书、多媒体运用及其效果;
欧阳:组织、外联、点评、总结。
九、时间安排:
教师 | 年段 | 班次 | 时间 | 课题 | 研究点 |
伍 勇 | 初 二 | 3 | 11月30日第五节 | 生物入侵者 | 自读说明文教学 的基本策略及课堂模式的构建 |
4 | 12月14日第五节 | ||||
5 | 12月21日第五节 |
十、保障措施:组长将实施方案、总结发到教师叙事网上。
1、选题——理论学习、明确目的和研究方向,确定研究点,确定主讲人。
2、备课——主讲老师主备详案,其他老师备简案,提交文稿。
3、上课——按时进行,要求全勤,专项观摩,邀请校领导、区教研员视导
4、评课——人人作专题评议,提交书面发言稿,邀请校领导、区教研员指导
5、反思——人人写终结反思论文
6、总结——教者写案例、人人写论文、组长写总结。组内评选优秀评论员、优秀论文。
初中部语文组
06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