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开了一扇门
我推开了一扇门
——在研究课中我的收获与成长
教语文者,必爱读书,平日里读书,天马行空,妄加评论也未尝不可,而现在自己读也要教人读,自己悟也要启人明。我总有一个感觉,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在告诉学生作者想从文本中告诉我们什么,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指导学生去领略,去发现文本的魅力。初登讲坛,从讲的第一篇文章《在山的那边》开始,便开始思量着语文这座山中蕴含的东西,当我带领学生力图攀越每一座山峰的时候我总是在想用怎样的方式才能使我的学生以最简单最省力的方式攀上高山,占据山顶,一览文本这座山中的景色并能极目远眺,领略到山外的无尽瑰丽。
但登山岂是易事,教书又何其艰难,伍勇老师的一篇《生物入侵者》语文组的三轮研究课就仿佛拨开云雾般使我在冥思苦想的冬日里感受到了豁然见日的温暖。
如果我们把作者创作说成是原创,那么教师讲课就是一种驾驭文本的再创作,应该说再创作绝非易事,自从站在三尺讲台,我就一直在思量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或者说什么样的教学思路能够充分领悟文本,并由此为我们所用。三轮研究课就像拨开层层迷雾一样,终让我明白了到底应该如何去上语文课。用伍老师自己的话说:“我力求突破的着眼点是如何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课堂活动,采用方法引领、学生自学、反馈点评的思路。”应该说,这种思路对于枯燥乏味的说明文是有着很强的引领作用的,这种思路在语文组的评课之中得到了认可,并被研发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后生成了“情境导入—-目标定向——三步导学——练习反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效果就是使一堂课的思路清晰,在这种前提的保证下我们才能向教学流程的每个板块要效果。在这种操作性极强的模式掌控下,应该说伍老师课堂设计的每个板块效果都呈现了最大化。
首先说导入。说明文作为一种力图传递信息的特殊文本,文本中是不易生发出乐趣的。那么导入的作用就更显得重要了,伍老师的导入是别具匠心的,因为考虑到了广东的地域特点,能够根据地域激发兴趣,这样就在正式进入文本之前激发了学生读文本的兴趣,这就是再创作的一种智慧的体现。另外,伍老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和问题设计贯穿在了课堂的流程之中,不仅有力的呼应了导入的设计,更是步步都给了学生一种学习此文的激励和肯定作用。“‘薇甘菊’的入侵导致珠江三角洲一带树林遭遇严重危害,我们学习《生物入侵者》是为了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学生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找到了一些能够控制和解决生物入侵的方法的时候,伍老师又说“我们可以在课外进一步查找资料,如果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我们也可以向广州市政府提出建议怎样可以解决薇甘菊的问题。”学习课文我们总得收获点什么,即使是学说明文,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读懂,而没有收获,那样既不符合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角色中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更是有悖于一个作者对于文字创作的意图了。另外,如果很好的把握了新课标的这个维度,那么学生的学习也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认知。
我从来都不知道作为教师应该把自己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的,当我看到伍老师把教学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们的时候,我在心里就形成了一种期待,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于学生意味着什么,学生又会收获到怎样的东西。从三轮研究课看,目标定向不仅使任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也使得主动和被动兼有的学生明确了课堂中自己应该有的收获,并且这种目标的展示本身就暗含着教师引领的作用——怎么学,学什么,不知道我就告诉你。
应该说在伍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中,最能体现教师导学作用的板块应该是在三步导学的部分。三步导学即整体感知、局部探究与整体感悟。其实这种教学设计又是一种“文本再创造”的体现,这种设计也颇有作文上总分总的意味。整体感知是什么,就是先自由读,但读说明文又是有要求的,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读,根据说明文的教学任务去读,所以伍老师说要默读,有时间限制的默读,要读出效率,要筛选信息。新课标中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我们就要让学生们自主读,自己发现信息,尊重他们的认知规律和关注点,有指点但绝不干涉思路。接下来便是局部探究,这个板块是伍老师设计的,但是内容又是学生自己的,探究什么,怎么探究又是老师指引学生的,不过具体实践就又变成学生的了。说明文还是要学生明确说明方法的,掌握文本信息,然后分析说明方法,应该是掌握一篇说明文的必要内容。在这两个环节中,新课标的前两个维度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在整体感知部分,就回到了与导入呼应的那些问题,当我看到伍老师说学生可以把自己对解决生物入侵的切实可行的想法告诉给广州市政府的时候几个学生在点头,我想即使到最后没有人真正去做这件事情,但是他们至少在这种思考之中从心里走进了文本。故此,新课标的第三个维度也得以充分实现。
在我们语文组的几轮评课中,大家对“练习反馈”的环节是一致推崇的,这种教学设计更是让我这个语坛新手眼前为之一亮,借用欧阳组长的一段话来延发我的感受——“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这种方式教师既能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又能减少课后批改作业的时间,学生既能及时知晓对错,立即订正,又能提高学生积极性。实用文章的阅读教学,重在通过正确的方法,获取文本信息,并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三轮研究课下来,我想我是收获最多的一个,满腹经纶者听课评课力图精益求精,当我把三次的课堂实录一字一句地记下又一字一音地敲打成文字时,近万字的文字堆砌似乎就赫然间成了我的财富,伍老师一次次的精彩话语与课堂展示似乎就成了我积蓄的一种成就未来精彩的能量。当我回味着同仁们精彩的评课发言时,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觉,人不是总有机会成长的,当我在一个优秀的团队里与人共事的时候,我心里总有一种不得不进步的鞭策力量。唐主任说“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我感觉到了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那股强大的引领力量,我也就不得不紧跟着这股力量,如影随形的前进着。
三轮研究课,我亦步亦趋的模仿着、揣摩着,心中不禁开始思量:语文教学的殿堂我登堂入室了吗?我觉得,在语文教学的殿堂里我只是刚刚推开了门,门里更美的风景在等待着我去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