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研讨月”总结提升的几点建议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关于“课堂教学研讨月”总结提升的几点建议
“课堂教学研讨月”开展以来,各学部、各教研组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研究课的“六步骤”要求,师生广泛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省市区教研员高度的认可和赏识。目前研究课活动已进行到最后阶段,为帮助大家更好总结提升,特建议以下:
一、一个共识:总结为了形成成果,反思为了促进发展。
二、主要目的:总结提升的过程是自我不断学习、进步和提高的过程;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形成成果、明确方向,从而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四点建议:
1、上研究课教师:每人提交一篇总结文章。(研究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的价值与特色,研究课的感悟与收获,含电子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各教研组:每组提交一份总结文章。(本组研究课基本情况及“六步骤”贯彻实施情况,研究点与研究成果的预设与达成情况,研究课活动的主要收获与经验成果)
以上材料和总结文章,请于12月30日前发布到“教师叙事网”。(还未结束研究课的,可在2007年1月5日前提交到网上。)
3、各教学主任:提交一份总结文章。(本学部研究课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情况,主要经验与成果,下一步设想。含各教研组研究课的评价与优秀推荐及意见、各教研组组织评价与优秀推荐及意见)
2007年1月5日前提交到教科研中心。各类评价请参照下述的“三、评价实施”。
4、鼓励科任教师提交与本组研究课活动有关的总结文章(研究课活动中本人贡献及承担任务情况,本人的主要收获与感悟)或论文。
总结文章可在12月30日前发布到“教师叙事网”交流、分享和研讨。特别提示:论文可在2007年1月5日前提交到网上。
四、评价实施:
1、评奖项目:(1)研究课优秀奖;(2)优秀教研组组织奖;(3)优秀总结反思论文奖。
2、明确意义:本轮研究课活动着眼于队伍建设,着力于课堂教学,重在突破,提升整体。具体包括:
(1)通过研究课优秀奖评选,进一步明确优质课标准,为常态课提供示范和可借鉴的经验,突出教学效率与质量效益的意识;
(2)通过优秀教研组组织奖评选,明确教研组职责,确保任务落实到位,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3)通过优秀总结反思论文奖评选,总结收获,反思感悟,形成成果,进一步促进教师把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努力实践“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3、实施步骤:
(1)上课教师、教师个人、教研组、学部的总结提升;
(2)教研组自评,学部优秀推荐;
(3)学校综合评议及总结推进。
具体详见下表所示:
评奖项目 | 评价目的 | 评价指标要素 | 评价流程 |
研究课优秀奖 | 明确优质课标准,为常态课提供示范和可借鉴的经验 | (1)依标施教:落实新课程理念,用好教材及文本资源; (2)重点突破: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 (3)以学定教:学生学习主体参与,学习氛围与效果; (4)体现高度:关注整体,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实践能力 | 上课教师总结→教研组自评→学部优秀推荐→学校综合评议 |
优秀教研组组织奖 | 明确教研组职责,任务落实到位,氛围浓厚,研究深入,成果突出 | (1)方案落实的程度(对照“六步骤”要求); (2)集体合作的效度; (3)解决问题的深度; (4)成果体现的高度 | 教研组总结→学部优秀推荐→学校综合评议 |
优秀总结反思论文奖 | 总结收获,反思感悟,形成成果 | (1)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2)教学经验的实效性; (3)研究成果的价值性 | 教师个人总结→教研组、学部优秀推荐→学校综合评议 |
五、重点提示:
1、在各项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学校视情况分别组织“上课教师汇报座谈会”、“教研组长汇报座谈会”、“教学主任汇报交流会”,精选成立“课堂教学研讨月”专项教师报告团;
2、期末学校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月”专项总结表彰大会,内容主要有:专项教师报告团报告、全校“课堂教学研讨月”情况总结及下学期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实施要点、各专项优秀颁奖及表彰、校长总结点评等。
总结反思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更好工作,即“研究提升,进步发展,重在过程,贵在反思”。这将为下一轮的全校课堂教学研究奠定基础并明确方向,将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生学业进步和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广州市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2006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