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教研组长会推进课堂研讨深度开展
初高中教研组长相聚罗马校区,课堂研讨月进入反思总结阶段
12月27日下午,在雷校长的倡议下,在我校高中部罗马校区四楼会议室,来自初中部、高中部的全体教研组长聚集一起,认真交流了课堂研讨月以来的教研心得和经验成果。会议圆满成功而富有成效,这是一次彼此欣赏、共享经验、深度交流、达成共识、增强合作的会!
高中部理科综合组教研组长李子杰老师就科组建设目标、科组建设规划和计划落实等情况,详细介绍了本科组的情况。本学期前三周是集体备课周;第四周至第五周是科组开放周,本组教师在这一阶段加强相互学习与评价;第六周到第八周,新教师汇报课活动是教研组召开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的第一次研讨课;第九周到第十一周,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高级教师示范研讨课;第十二周到第十三周与示范高中建立信息资源交流平台;第十四周到十八周,集教研组之合力,推出林玲老师的全校研究课,集中对学科案例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注重在研究中有所突破。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李子杰老师带领下的高中部理科综合组天天有进步,周周有精彩。
高中部文科综合组教研组长贾佳辰老师谈到了有效教学研究对教研组的推动作用。学期初,该组提出“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环节,研究有效教学”,把有效教学研究作为本学期教研组清晰的教研主线,以“有效教学的研究——教学环节的设计”为研究点,先后展开了三轮研究公开课:第一轮新教师汇报课展示了每位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第二轮的高级教师示范课引领带动了本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三轮的研究课则是举全教研组之合力,严格按照课堂研讨月“六步骤”(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深化推进有效教学的重要举措。围绕这三轮研究课,该组认真进行了四次系列研讨:关于有效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置研讨、关于有效课堂的过程环节设计的研讨、关于有效课堂规范化的研讨、关于内涵式有效教学的研讨。该组认为通过这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研讨,每位教师在加深了对教育理解的基础上,也加强了校内校外的互动意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文综教研组教研本土化进程,全组极大提升了集体的凝聚力。
高中部语文组一直致力于“大语文意识下生命化课堂”的建设,这是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刘传生指出,我们搞的研究课,既求突破,也求完美。我们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追求师生合作完美;突破学情障碍,追求重在参与的完美;突破文本限制,追求语文能力的完美;突破名人权威的专利,追求培养与激励年轻教师成长的完美。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我们统一认识,统一分工,统一步骤,统一方向,使得研讨课能够稳步推进。刘传生老师又说,我们对研讨课取得的成绩也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知道一次活动容易,形成模式艰难;一次好课容易,节节好课艰难;一篇论文容易,解决实际问题艰难;一次进步容易,整体提升艰难。
说到此处,这位特级教师颇有感慨,当场吟出一首小诗:蝇子老子五千言,鹤背人生十万钱,纸上谈兵几十载,不为儒冠为后生。声音刚落,会场便爆发出热烈掌声。
这样的掌声一直持续不断。
这掌声送给我们辛勤耕耘,诲人不倦的教师。多少红烛摇曳,相伴学子寒窗,在灯影里感受这红色的温暖,所有真心付出的人,此刻都感动着;
这掌声送给我们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学校。几经春夏秋冬,创业者的脚步在风雨中作响,所有见证着南疆北大抽节成长的人,此刻都幸福着。
这掌声送给我们在青春舞台一次又一次演绎成功的学生。创设适合孩子的教育,为孩子的一生负责,我们看到从这里走出的男孩子,女孩子,内心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不为儒冠为后生,说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里话。
在掌声中,我们清醒认识到,教研组建设任重而道远,教研组长的自身提高以及应有的引领作用责任重大而意义深远!
……
主管教学的李校长主持了该次会议,他指出各教研组都非常重视本次研究课,不仅严格按照学校提出的六步骤(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展开,而且围绕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各教研组组织有力,严密,保证这项活动能够有序进行,真正潜心在搞教学研究,使得全校上下对打造精品课堂达成了共识。相信我们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在这样浓郁的教研氛围中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