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研究 提升整体-全校研究课进展顺利
12月20日-22日,初中部最后三节全校研究课一一亮相,小学部音乐全校研究课再次展示,“讲课、评课”密锣紧鼓地开展。海珠区教研员、高中部老师、教研组全体教师、学部主任、主管校长和教科研主任一起参加了活动,课堂教学研究逐步深入。
初一(8)班同学在张坤老师的带领下走入了《开花与结果》(初中生物课)那神奇般的世界。精彩多样的“花”与“花开”在视频呈现中绽放了无数的美丽。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通过实物解剖并对照文本,认识了“花的结构”;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他们探讨了花的特点,追寻了繁衍后代花的奥秘;在讨论与分析中,他们探寻了花粉与昆虫、风的关系,明确了花开传粉、受精结果的道理与知识。神奇的自然现象、蕴涵的科学知识,在师生共同合作中流淌进每一个人的脑海里,求知与进取的快乐在这里生动呈现并伸展开来。
在张戈老师的精心设计与问题引导中,初二(6)班同学踏进了那个《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初中地理课)。课堂上,师生一起回顾了初中地理的学习思路,知道了一个国家经济的主要行业组成(工业、农业、服务业);在简洁扼要的问题指引下,同学们一次次被引导到地理学习当中,展开了主体参与、思维活跃的学习之旅;学习方案的全程使用以及教师适时的点拔归纳,课堂学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解决一个个问题、师生共同合作中逐步深化。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重在点拔指引,课堂呈现了勃勃生机。
在伍勇老师的《生物入侵者》(初二语文)研究课上,初二(5)班同学表现不俗,亮点颇多。教师先是“情境导入”,然后“出示目标”,再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勾画信息”、“合作交流,整理信息”、“整合信息,梳理知识”,最后通过“巩固练习”强化理解掌握。课堂变教为导、重在引导,引发思考、重在提升,培养学生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
海珠区中学语文教研员阮桂卿、语文教研中心组的两位老师参加了本次初中语文组的听课、评课活动。阮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语文研究课活动的成效,也高度评价了本节研究课的实施效果。她指出,文章教学要注重常态下的教学,要按照正常读书、正常写作的规律去教学,说明文讲知识、讲科学,重点要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怎么样写;同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本学习,运用好教材体系中已有的资源,重视课本练习的使用,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强化理解,然后再作必要的拓展和深化。
下午,小学音乐老师周丽娟的全校研究课《真善美的小世界》再次进行,海珠区音乐教研员余幼梅走进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四(4)班孩子们精彩的课堂表现以及音乐才华的展现,把课堂变成了快乐的、享受的、美妙的课堂,听课的领导和老师沉醉其中,乐亦融融。
课后评课时,余老师高度评价了教师专业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教学任务细致到位;这是一节扎实的课,音乐性强,节奏清晰,结构合理,实效突出。同时深有感触地说,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学生歌唱水平上乘,音乐能力强,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在与上课教师充分研讨和对话之后,余老师从音乐学科课程价值的高度审视本课之后指出,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提升生活的质量”,音乐课堂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音乐、体现音乐、创造音乐”,是师生一同经历并共同发现知识、感悟音乐美的过程,“审美”与“创造”是音乐教学的两个立足点。
课堂上,教师要关注以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评价时只说“好”远远不够,“好,究竟好在哪里?是速度好?是节奏好?还是音准好?”……多用音乐特有语言加以评价,强化学生对音乐的训练与学习;注重小组合作的效能,合理使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合作、创造和表演,让音乐在孩子的心里扎下根。这是激励生成的课堂,有价值的课堂!
余老师特别提到,课堂上一位小男孩极富创造力、表现力,他不仅懂得把握音乐节奏,而且还创造了新的击拍样式,听课领导老师无不刮目相看,我很欣赏他,他很有才华。如果这时的课堂由这位小男孩带动,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创造伴奏的各种和声,那么我们就不仅会让学生学到音乐的知识与技能,而且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创造与发现中学会学习、掌握方法。这就是智慧生成的课堂,有活力的课堂!
余老师还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当自己感到课上得很顺利的时候,就要反思这节课的目标是否偏低了?这时要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培养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有审美力的人,课堂上多创造机会、想办法让学生多听音乐,启发思维,在长期的积累和训练当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这就是音乐性的课堂,原本的音乐课堂!
在了解我校“全校课堂教学研讨月”有关情况,并得知参加本次评课活动的不仅有音乐教师,而且有其他学科教师,还有校长、主任之后,余老师不无感叹地说:你们是一个团队,老师们敬业执着、谦虚好学;你们学校相当重视音乐教学,教师队伍强,质量水平高;学校校本教研氛围浓厚,特别这样的研究课活动,对教师成长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这让我很感动,这是很多学校都无法办到的事情。
小学部全体音乐老师、学部学校领导就其他教学问题与余老师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和探讨。余老师一再勉励我校老师明晰自己优势,找准努力方向,多了解教改前沿,对我校课堂教学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还邀请我校李彪老师加入海珠区小学音乐教研中心组,并表示今后多到学校来。这些既体现高度又不乏精确到位的点拔与指导,对我校小学音乐教师的成长以及教学质量提高将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评课时各教研组严格遵循本轮研究课活动的实施要点,围绕研究课的研究点,对照优质课的评价标准(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以及教研组的预设成果,老师们思维活跃、观点碰撞,从课型结构整体探讨入手,继而重点研究学生学习主体的体现、重点要点的突破,尤其在教学流程、教法学法的合理设计与课堂实施效果方面探讨颇多,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各方的关注与指导、专家的高度与引领、老师的主动与反思、同伴的交流与互助,使得本轮研究课的课堂研讨逐渐聚焦,深入开展。老师们说,本轮研究课感悟深刻,收获颇多,并称“共同合作,打磨一课,提升整体,成就队伍”。
目前全校上下对本轮研究课活动的目的、价值、意义和要求的理解逐步深刻到位,初中部全校研究课已全部上完,小学部、高中部全校研究课也将于十八周完成,本轮研究课活动各类的总结与反思也随后展开并有望高质量完成。这些都为下一轮的全校课堂教学研究创设了氛围,锻炼了队伍,奠定了基础,也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以及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