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 加快成长 初中英语研究课举行
根据学校“课堂教学研讨月”的有关精神,初中英语教研组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围绕“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课堂”主题,努力探索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讨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蔡明老师承担了本次研究课的主要任务。在前后三轮的课例研究过程中,全组老师齐心协力,围绕预设成果积极探讨,从课型模式到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一次比一次更清晰,评课一次比一次更深入,课堂也一次比一次更精彩。
12月14日下午,海珠区教研室的陈主任、初中英语教研员张老师应邀来校,与全体英语教师一起观摩了蔡明老师的研究课《Good Manners, Bad Manners》,课后参与了教研组的评课活动。
陈主任说,本节课符合听说课的模式结构,特征明显;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流畅,目标达成较高;话题鲜明,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区分好坏习惯,规范了他们的行为,达到了教育作用;老师很注意语言过程:老师做示范— 展开练习—分段检查, 比较好地解决了分层教学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区教研员张老师说,课型把握准确,“呈现——-操练——输出”教学方法清晰;自己刚从英国回来,觉得这种模式很先进;结合新课程标准,挖掘课本深层次内容;教学环节条理清晰,师生关系和谐;活动形式多样,小组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的差距。
同时,两位专家对这节课也给予了指导性的意见, 对我们很有启发:1、英语课堂有时出现中文解释,慢慢地应过渡到全英文教学;2、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跟录音带模仿读,中考口试15分,多跟读,对语音、语调的纠正有很大的帮助;3、如何走出课本,丰富学生说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接着,全组老师也针对本节课谈了自己的收获和反思。
最后,李延峰副校长对英语组的教学做了进一步的指导。他强调,老师要重视本身的情感、激情的投入,以感染学生;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老师要重视课堂英语的使用,以避免学生的依赖性;教学上要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