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召开期中学情分析会
11月21日、22日两个晚上,花了7个小时时间,高三年级分为两个大班集体,进行了期中考试后的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雷校长参加了会议,并对备考工作作了重要的指导。分析会上,大家摆清了情况,找到了问题,交流了经验,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确定了任务,为进一步夺取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学生想学习、能学习,正逐步实现会学习
经过年级组全体教师两年多的共同努力,这届学生已经树立了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全年级学生一身正气,把兴奋点集中在学习上,为自己的理想的大学而努力奋斗。
上课注意听讲,课下追着老师问问题,下晚自习后还在教室里学习,有的学习到12点多。这一切表明学生想学习,能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正逐步实现会学习。
一批学生进入了本科生培养对象行列,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带动着班级年级学生的奋发努力。刘晓、潘晶、曾燕军、林志辉等同学在年级起到了领跑的作用,陈皓然、房欣然等同学凭着一股拼劲硬是赶到年级前十名,受到同学、老师的一致称赞。
分析会上,老师们分层、分批,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分析,分析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方法、心理素质状况,明确了教育的对策,统一认了识,要帮态度,更重要的是帮方法,补知识的漏洞,努力实现学生的会学习。
二、 老师带着优势融入广州,正逐步摸清广东高考的思路
这个年级的老师,在原校具有丰富的高考经验和辉煌的高考成绩。来到广州后,积极参加广州市的教研活动,广交同行同科朋友,研讨备考策略。千方百计收集高考备考信息,(比如,07年高考改标准分为原始分,更加注重基础。理科学生要比文科学生少,有可能录取线低于文科,增强理科生的备考信心。)交流备考资料。
胡海涛老师来到广州后,很快交上了省实验中学的老师做朋友,不但明确了进度,更重要的是找到了熟悉广东高考、针对广州学生的备考策略的路子,找到了备考习题共享。
宋连河老师来广州前就通过广东省的教研网站熟悉广东省高考信息和高考题目,明确出题的特点、与教材的联系。舍得花力气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还通过学生收集兄弟学校的考题,摸清兄弟学校情况,站位高,心中有数。
樊景玉老师研究了广州几年的高考题,研究了考纲,备考底数清,研究广州的学生,指导更加得法。年级组的不少老师都做到了及早学习07年高考考试大纲,及早找到考试说明,研究教材,制定复习计划,使自己做一位清醒的备考者。
三、分析试题,分析考试结果,找到教与学的问题
期中考试后的学情分析,就要通过考试这一检测手段,检查学生的学和老师教的得与失。首先要对这次考试的试题进行分析,试题的信度效度如何,考试的结果如何看待。
宋连河老师按照教务处的要求,很快进行了试卷分析,计算出了每道题的难度系数,对自己的试卷进行了评估,做到了心中有数。
王生老师利用这次考试对前一段培优补差工作进行了评估,发现培优补差班学生分数的提高明显超过一般学生分数的提高,坚定了自己培优补差的做法。
英语备课组通过全市统考,全区统一阅卷的考试结果,不但发现了进步,更是找到了不足:学生词汇量不够,写作水平低下。找准了问题,找到了希望,找到了对策。
多数老师都能通过考试试题和学生答题错误,诊断出学生复习的问题和知识的漏洞,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制定辅导计划,使他们尽快进步,并把他们的进步变成有效分数。
四、针对问题,找到策略,不断提升老师的教育艺术
学情分析会就是解决问题的会议,就是解决问题的经验交流会。老师们带着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经验参加、研讨、交流、提升,分析会最终提升老师的专业化水平。
各位班主任老师,学生底数清,分析到位。带领班级主导群体,对各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优秀学生带动中间学生,促进后进学生,形成班级浓厚的备考氛围。
数学备课组以差异为资源,发挥学生备考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英语组老师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密切师生关系,对各层学生辅导知识的同时,介绍方法,配以资料,使他们主动学习。
语文备课组抓住基础,人人过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文基备课组老师下海,学生上岸,复习内容适合学生,练习精选,对于历史、地理X学科和文科基础从不占用课下时间,一切练习在课上完成,底负担、高效率。地理、政治老师从不使用现成的练习,总是自己重组练习。不但关心选择政治、地理X学科学生学好政治、地理,而且关心学生学好数学和外语,他们还辅导学生完成其他科作业。
理科基础备课组针对部分学生“只听不做”的问题,把应知应会的知识习题化,当堂练习,当堂反馈,要求答题正确,书写规范。把学生的进步变成分数,改变了一些学生的习惯。
五、明确任务,增强责任,向目标的达成冲击
分析会是明确任务的会议。透彻的分析,使任务、责任更明确,思路更清晰,信心更足,方法更多。
大家明确期末考试前的任务,明确一模的任务,语数英三科重点任务三项:一是抓住冲击重点、冲击本科的学生,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关注他们心理波动,千方百计为他们增分;二是为X科、基础科优秀、语数英三科中某一科或两科较差的学生增分,使他们进入冲击本科或专科的行列。三是关注各层次学生,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X学科和文理基础学科重点任务有三:一是确保冲击重点和本科的学生X科、文理基础科的高分,为高考的胜利作贡献;二是确保X学科的好成绩,为学生的升学打好基础;三是确保文基或理基本学科应得的分数,夺取文基或理基的高分。
老师们表示要进一步理解、践行学校的理念,“扬长,激发学生补短的内驱力”,发挥一些学生某一两科好的优势,调动他们追赶其他学科的积极性,使他们尽快、尽量提高总分。
这次分析会,老师们全身心投入,真正做到了扎实研究,真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