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生献课,全校课堂研讨月拉开序幕
周一下午,小学部数学老师董礼焱、语文老师蔡晓梅分别在四年三班、五年一班上了一节面向全校的研究课,本年度全校性“课堂教学研讨月”第一轮研究课由此拉开了序幕。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投入,认真思考,读书时饱含情感,练习时开动脑筋,回答时清晰响亮,交流时思维活跃;老师全程投入,引领孩子们探讨问题,深入思考,体验课堂学习带来的愉悦与收获。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气息。
雷校长、杨校长、李校长、学部主任、教科研主任以及本科组老师一起听课,初中部主任、部分老师也参加了听课活动。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大家与上课老师、孩子们一同走进课堂、体验课堂、研究课堂。
课后,听课领导和老师们认真开展了评课活动。评课时全体老师、领导平等参与,人人发言,围绕研究课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当中涌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思考,初步形成了研教研学的良好教研气氛。评课后,老师们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了总结反思的研究活动。
小学部以参加海珠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为契机,从选题、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总结等过程环节入手,认真组织实施研究课活动。科组老师多次集体备课,反复试讲,多次修改教案,参与积极性高,研讨充分,取得了初步的教研效果。
全校将以此为起点,全面推进学生主体参与型课堂、自主发展型课堂的研究课活动,让课堂上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让课堂上闪现出思维智慧的火花,让课堂上焕发出浓浓的生命气息。
在研究课活动中,要突出科研课题的指引,注重研究点的深入研究,“不求完美,但求突破”,努力实践“五个让”(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逐步实现“五个多”(老师多留些时间多些等待,让学生多些思考,多些观察、多些表述、多些动手、多些归纳),从而实现“三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向启发诱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向主动参与转变;教学目标向知识、能力、品德并重转变),以此深入推进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营造浓厚教研氛围,逐步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