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1:小一年级孩子,幸福的天使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进校已经两个多月了!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月里,孩子们学唱国歌,向国旗致敬;学队史、知队标、敬队礼、唱队歌;课堂上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坐姿规范,书写工整;课间他们英语口语操练,文明游戏,欢乐有趣;宿舍里他们愉快生活,开心舒适……
一年级219名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21位可敬的老师们,一起适应了校园生活。开学以来没有一个孩子因为适应不了学校生活而提出转学、退学,他们情绪稳定,乐观上进。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长大了!”
学部领导说:“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懂礼貌、守秩序,适应快;和其它年级差别小、差矩微,融入好;人人有活力、面貌新,进步大。”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学校里愉快地学习着、生活着,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天使,他们学知识,习礼仪,养习惯,他们开心、快乐、幸福地长大!
是什么让这些孩子们适应这么快,融入这么好,进步如此之大?我们总结并提炼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促成因素:
1、孩子成长的榜样引领
课堂上解惑授业的老师,课间游戏时孩子们的朋友,生活上精心呵护的父母,谈心时诉说秘密的姐姐;老师们在不同场合与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体验。
现在的一年级依然班班有评比、人人有收获,表扬时还会说“你真棒”,脑门上还会出现星星。“好孩子的感觉”是在同学们的赞许中、老师们的慧眼中发现的,挖掘培养出来的。是好孩子就有好的表现,就该得到本应得到的表扬与激励!
小学一年级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她们有的患有先天疾病,有的是外籍或刚从国外回来的……起初她们有着许多的不适应,说不出的烦恼与忧伤。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现在她们和其它同学一样开心,活泼,有个性,活力四射。
在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会有一个个一段段关于班主任、生活老师、家长与她们的感人故事。她们在慢慢地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长大。我们的老师是孩子们健康成长路上的领跑者。
2、习惯养成的教育魅力
雷校长指出小学阶段要重点培养孩子们的“81个好习惯、32个教养细节”,小学部提出并落实“内秀外慧,乐学笃行”的培养目标,孩子习惯和兴趣的培养成为了小学阶段的重点工作。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要逐步养成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礼仪好习惯。21名老师平均分配到7个班,从早到晚,不同时段有不同的老师对孩子们进行了每天的跟踪服务,包括上课、课间、午休、三餐、冲凉等等,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老师示范、孩子实践当中,孩子们参加活动,学习交往,养成礼仪好习惯。
书写姿势从小养成,是小中见大的习惯,老师们将“一拳一寸一尺”落实到底,语文课班主任老师教,学科课学科老师跟,班主任时常课中往班里瞧一瞧。学部先后两次对一年级学生书写姿势进行了检查,一次比一次满意。
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当中,年级搞评比、重经常、见成效,班主任、老师都重视,天天评优秀,天天奖进步!让孩子们知书达礼,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有兴趣,有爱好,习惯养成教育魅力无穷!
3、教师团队的智慧工作
“每个孩子都很重要,我们时刻牵挂着他。” 开学时部分孩子由于年龄小,不适应寄宿生活,离不开父母,表现出情绪极不稳定,无心向学。面对着很大的挑战,一年级的老师们付出了她们全部的爱心和耐心,一次次的亲近,一个个的打动。
对于每一个孩子,老师们熟知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知道他们的特长爱好……无论何时何地何处,班上的孩子总让老师牵挂和关心。正是在这样高度负责的工作中,老师们一起研究孩子,一起探讨教学,一起策划家长开放日,一起组织活动。
李晋雯老师说,我与孩子们周末按时返校有约定。甄敏老师说,我周六时就给每个孩子打去一个问候的电话。张志红老师说,星期天返校老师有按时到校奖。梁腾芳老师说,我们班是走读班,但星期一我还是给能按时到校的学生准备精美的礼物。李梅老师说,我唤每个孩子在家时的乳名,让孩子在周末主动给我打一个联络的电话。于是,每周孩子们都开开心心如期的返校。
在老师们努力下,在校园里孩子们感受到了亲切与舒适,家长们从放心、舒心到满意。工作中,老师们体验到了集体智慧的魅力,感受到了分享就快乐,合作会幸福。这是一支和谐奋进、凝聚力强的年轻教师团队,他们在用心地工作,智慧地工作。
4、家校沟通的竭诚合作
家校联系很重要,两个多月以来小学一年级做到了无投诉。老师们跟家长经常联系,电话总少不了。争取主动,及时地把学生在校情况向家长作简要汇报,彼此交换意见,达成共识。这样的电话重要而必要。
当孩子通过努力有了很大进步的时候,给家长打一个“报喜的电话”!
当孩子生病了,休息在家的时候,打去一个“问候的电话”!
当孩子在成长中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提前打去一个“商量的电话”!
……
现在,家长信也成了家长和老师交流、畅谈、反馈的一个主渠道。很多家长愿意把自已对孩子一周的期望写在上面,把好的建议说出来,把感谢的话寄回来,把真情实意表达出来!
正是在这种主动、真诚的家校沟通当中,我们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彼此信任,真诚合作的朋友伙伴式的关系,家长、老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