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优势融入,追求发展加盟
——-高中部语文组新教师汇报课小结
高中语文组的四位新教师,带着年轻与活力、带着极强的事业心和发展欲、带着教育强省的教学资源融入了我们学校。四位新教师中有来自湖北,毕业于华中师大的罗秋菊。有来自江西从事高中教育数年的黄维栋。有多才多艺、乐于吃苦、追求进步的刘义青。有了解广州,从事广东高中教育的朱伟平。在这次汇报课中,他们亮出了各自特色强项,展示了自己的亮点,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研究增添了活力。
敬业、尽责、用心于教育事业,这是这次语文教师汇报课中反映出来的共同亮点。不必说各自课前亮出的一份份精美教案,也不必说课堂上各自展示的教学风采,单说他们日常准备的教案和课件,那里面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故事。一次次夜更人静,挑灯夜读的有他们的身影。一回回放学之后,最后一个离去的也是他们的身影,一天天午休之时,伏案苦读的还是他们的身影。就说罗秋菊老师吧,自从到校上班的那一天起,她就没有过一次午睡记录。晚上下班回家之后还要加班制作课件,第二天一早用移动盘带入课堂。她为什么如此拼命地劳作?因为她想早日融入这所名校,早日将自已打造为年轻的一代能师。一个月下来,跟班听了三十余节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一堂汇报课,受到了听课的二十余名老师和领导一致好评。纯正的普通活,有节奏的语言表达,从容不迫的教学仪态,科学合理的课堂调度,精美引人入胜的板书和课件,无一不透着精致!
张扬个性,展示全能,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是这次语文汇报课的特色。四位老师四种课型,黄维栋的文言文教学,抓住一个叹字不松手,刘义青的传记文学教学,一个表格扣全文从始到终,罗秋菊解读的孔雀东南飞,爆出了一堂讨论课,朱伟平教学的乐府诗两首,训练、迁移展示了新径途。
各自带入的优势融入在汇报课中,让我们的语文教研广开门路。第四周,全组教师以黄维栋老师的汇报课为基础,围绕打造优质课这一重点,群策群力,各抒已见,既使执教者课后受益,也让听课老师受到启迪,有效教研使汇报课的成果最大。听了刘义青的课后,来不及当场点评,老师们纷纷利用网络交流,在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第八周听了罗秋菊、朱伟平老师的课后,大家就师生互动为主题深入研讨新课标下有效课堂过程目标设计方略,从而肯定个性的张扬,激发了教师的自我发展欲。朱伟平当场主动寻师学艺,罗秋菊连夜写课后反思,汇报课真的激活了新教师发展意识,激发了老教师的教学热情,加速了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
新教师汇报课还展示了他们学习教学论理的成果,罗秋菊老师依据教学理论制定的教学方案,使课堂走向综合、走向智慧、走向人文。罗老师抓住《孔雀东南飞》这首流传久远的长篇叙事诗的浓厚的抒情色彩和悲剧美。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鉴赏,收到很好的效果。
学理论,分析教材,制定教案,确立教学目标,从新老师的教案到课堂乃至教研会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评课和教研中,我们认识到:武装教师,是打造优质课堂的关键。空中楼阁不行,纸上谈兵不行,闭门造车更不行。因为教学是一门艺术,他没有好种出好苗那么简单,也不是一份耕耘就一定有一份收获那么轻易。教学是人的教育,人是一个附有复杂思维的群体。要让学有成效,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完美我们的教学全过程。
新教师汇报帷幕降落了,但我们的心情不能平静。他们带来了他们的优势,给了大家一个厚重的见面礼,同时,他们又怀着追求发展而加盟名校的心绪继续前行,这也就给我们带来了紧迫感。我们要谢谢他们,给大伙带来了激励,引发我们向前奋进,谢谢他们,给大伙带来了启迪,使我们在共同求发展的道路上和谐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