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教研组长学习贯彻《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纲要》
2006年10月11日下午,为了贯彻10月9日行政会议精神,学校组织小学部、初中部教研组长认真学习了《搞好有效教学研究,营造浓厚教研氛围,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课堂——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2006-2007年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纲要》。会议由主管副校长李延峰主持,小学部孙玉强主任、小学语文备课组长也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科研中心主任钟和军就《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纲要》作了重点讲解和发言,李校长就10月份全校教学工作做具体安排和部署。
建校四年来,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学校高起点、高目标、高标准、高品位、高成果,有力推动了学校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社会满意的办学成绩。
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形势需要,我校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从“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打造有效高效的优质课堂、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三方面重点突破,深化课堂有效教学,从有效研究开始,全面推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推进有效教学,打造优质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2006-2007学年我校教学工作的发展主题词。
《实施纲要》指出,要紧紧围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把创设浓厚教研氛围作为前提,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造有效高效的优质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纲要》同时指出,当前要整体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年龄特点的认知规律及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并调动激活;其次,要对学科教学本身特点和规律深入开展实践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和教育能力。
为此,要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并发挥备课组的核心作用,发挥群体优势,营造群体研究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明确备课组建设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营造浓厚的研教研学、从教乐教、团结协作的教研氛围。把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作为核心工作抓实抓好,努力培育优越的学校教师文化、打造团队精神以及培养名家名师成长,努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同时,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意识,把学生发动起来主动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和钻研之中,强调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等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性的收获,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惟一标准。为此,《实施纲要》提出要从实践“三个心中要有”(心中有教材——读懂教材、参透内涵;心中有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开发设置教学目标;心中有学生——建立师生平等、灵动、有效的教学对话)出发,推动有效教学的实施,打造有效高效的优质课堂。
课堂教学要注重实现“三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向启发诱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向主动参与转变;教学目标向知识、能力、品德并重转变。同时要落实“五个要让”: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这当中的要点是,课堂教学要紧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学习的要义,通过教师有价值的设计与启发诱导,解放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达到创新学习方式与获得学业成绩提高的最终目的。
学校把2006-2007学年作为“课堂教学效益年”,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优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以及有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向建校五周年献礼。为此,学校带领广大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重点探索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的主体性参与课堂模式、主动发展性课堂模式,推行“选、备、上、评、写、讲”的过程训练,举办学校全局性带动、学部和教研组配套跟进、教师主体实施的“课堂教学研究课”教研活动,全面推进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习惯、教学风格的良好形成和深度积累,从而活跃学校教研氛围,创设自由宽容的学术氛围、积极思考努力学习的文化氛围,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全面改进并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面貌。
下一步,各学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纲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做好“近、小、实”的研究选题,选准研究点,找准突破点,以“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课堂”为重点,持之以恒地深入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使教学质量真实成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核心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