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少生老师的海珠区公开课受好评
4月6日下午,我校唐少生老师一节区级公开课——《端午的鸭蛋》,再现了他独特的个性,深厚的功底,其课堂艺术魅力令来自全区一百多位老师为之折服!这节课再次反映了我校老师的实力。
《端午的鸭蛋》是一篇写民俗的精美散文。形散而神聚,处处透露着民俗文化味;语言平实而有味,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偶用文言,又显典雅之韵。
课堂之上,唐老师高屋建瓴,设计简约。概括课文内容,看似平常,但唐老师却在平常中藏匠心:先加小标题,再根据内容合并,再压缩美化,让老师们眼前为之一亮。语言的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上的难点唐老师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根据学生实际, 教师解读引导 ,学生练习品味. 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很深入,文风相近的作品,如孙犁的《荷花淀》,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唐老师信手拈来;学生熟悉的作家,如鲁迅、金庸,其作品经唐老师稍加点评,学生顿有拨云见月之感.课堂中,学生兴趣盎然,师生间,生生间,学生和文本间交往异常活跃,学生思维高度发展.听课老师时而微笑,时而颔首,时而沉思,时而疾书……下面是老师们的评课:
“唐老师有个性,有深厚的底蕴,随意中藏匠心;语言品味,信手拈来,左右逢源.”(教研员阮桂卿老师)
“这是一节有特色,有个性,有魅力,精彩的课堂,让我们眼前一亮!”(主持人娄红玉老师)
“唐老师是高中老师吧?是真正的老师,而不是一演员!”(94中老师)
“唐老师以情动情,老师的激情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中大附中老师)
“这是真实的课堂!老师以自己的博识影响学生的阅读意识.原认为自己读书很多,听了唐老师的课,回去要多读书了!” (南武中学老师)。。。。。。
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语文课应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影响?在精彩的课堂展示后,唐老师还和听课老师进行了交流。“语文课,不要动辄以考试来约束孩子,那样只会让学生感到语文面目可憎;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可爱,唤醒孩子们的阅读意识,让他们能够沉浸语言,丰厚自己的积淀,这样,他们会对语文一往情深!”唐老师的一番话再次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