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册第23页-2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猜数字(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用扑克牌随意抽出一张,让学生猜猜是几,如老师拿的是6,学生猜的是10,
师:我说一句话,你们再来猜一猜。扑克牌上的数比你猜数的少4。
学生会很快的说出6。
师:你是怎么算的,说给大家听听。
生:根据老师说的,扑克牌的数比10少4,用10-4=6,就算出来了。(师对生进行鼓励)
反复进行三次。(加法、减法都出现)
总结方法: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回答)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数学问题,下面请小朋友来看看下面的图片。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扑克牌,根据小孩子的心理特点,通过猜一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差异发展得到较好的体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猜扑克牌的过程中,渗透“求比一个数多(少)几”,体现了教师解决策略的巧妙性。
二、自主探索
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
从“小学数学网”上出示“全校卫生评比榜”,看看哪个班的红旗多。把图给学生解释清楚,
问:从图上你可以看出,二(2)班比二(一)班少3面吗?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学会看图)
小结:要知道二(2)班有多少面红旗,要知道两个信息,一个是二(1)班多少面,另一个是二(2)班比二(一)班少几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二(2)班有多少面了。
评析:教师很自然的通过一幅“全校卫生评比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2、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4面。
(2)、四(1)班和二(1)班一样多,四(1)班得16面。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评析:对于二年级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是一个难点,一是学生小,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差,二是小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教师在前面一题的铺垫下,很顺利地让学生找到了要发现的问题,并结合今天的新知识解决了问题。
三、拓展运用
1、教科书23页“做一做”,你在图上得到了哪些信息?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这里让学生明白“优惠”是什么意思)
2、拍手游戏
(1)老师拍了15下,小朋友们比老师少拍4下,小朋友拍几下?
(2)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拍手,再请一个朋友说说自己拍的条件,然后示范,其他小朋友作评委。
3、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上体育课踢毽子、摇呼拉圈、买东西等等)
评析:三个练习的设计,都是围绕新课标,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第一个练习是让学生到商店买球,教师在这里直接出示了图片,引入时过于平淡,如果这时说:“同学们,你们都到商店买过东西吗?买东西你会想到什么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看图,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了。
第二个练习,教师看似随意的娓娓道来,其实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在拍手游戏中,设计了许多个环节,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娱乐于一体,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重点、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